您的位置: 首页->新闻热点->风采

风采

这个“网红”有爱心

  融媒体讯 6月30日中午,河塌中学902班走来了一位年轻小伙,在老师的带引下来到了一个瘦弱的女学生身旁,掏出手机当场向她的班主任手机转发了1000块钱的微信红包,让她转交孩子;并鼓励这名女孩克服困难、好好学习,以良好的心态迎接即将到来的中考。   小伙子...... 【详情】

2020-07-03

凉亭:通政街上的最美环卫工——朱国华

  融媒体讯 近年来,每当我带着几乎整个通政街上所有居民的共同认可,要向他作点新闻材料采访时,他总是千方百计采取回避的态度。“不要写我,不要写我,保证街道整洁只是我份内的工作,更是一份责任和担当,环卫工作需要勤恳,不值得赞美,更不值得报道。”每次他...... 【详情】

2020-07-02

宿松县东北新城:昔日卖血村,今朝变都市

  融媒体讯 “想当年,我们村是有名的贫困村、卖血村,上过市省级报刊。那时我们出行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小伙子们找对象,女方一听是弓箭村、弹山村的(玉龙社区前称),就吓得直摇头。因而导致我们村的光棍汉不少。那时的穷破烂真是不堪回首!看今朝,高楼林立...... 【详情】

2020-06-27

宿松:富民莲花别样红

  融媒体讯 “老许农场里的莲花开了,又红又艳,真漂亮!”日前,笔者慕名来到我县首座莲虾种养基地。   五十岁刚出头的许全进,是基地主人。他待人热情,做事诚恳,熟悉他的人都喜欢喊他老许。老许的莲虾种养基地坐落在宿松县高岭乡姚圩村姚上组,基地里除搭建...... 【详情】

2020-06-22

郭行国:病倒的那一刻 他还惦记着社区工作

  融媒体讯 最感人的场面往往会有最常见的精神之光。连续工作了10多个日夜的社区干部,因劳累过度,突发脑溢血,倒在工作岗位上。他就是53岁的郭行国,宿松县东北新城玉龙社区党总支副书记   6月12日,郭行国在连续的夜以继日加班加点中,突发脑出血,但就在医院...... 【详情】

2020-06-22

山乡巨变的“密码”

  融媒体讯 群峦叠翠,逶迤磅礴,延绵的大别山是美丽中国腹地的绿色屏障。很长一段时间这里曾交通闭塞、基础落后,美丽背后却是贫困和原始,是全国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之一。如何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寻求山乡巨变的密码,是摆在当地党委、政府面前的一大课题。  ...... 【详情】

2020-06-18

胡方才:“中国速度”高铁建设的工程师

  融媒体讯 从渤海之滨到黄土高坡,从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北国风光到绿水青山、风情万种的南方都市,胡方才这位从苏北农村走出来的70后大学生,1999年西南交大毕业就与铁路结缘,20多年时间参与了京沪、郑西、沪宁、杭宁、郑徐、石武、济青、杭长、安九等9条高铁...... 【详情】

2020-06-18

宿松:牌楼村的西瓜熟了(图)

  融媒体讯 六月的五里乡牌楼村,连片的西瓜大棚格外显眼,翠绿滚圆的西瓜挂满秧蔓,摘西瓜、挑西瓜、运西瓜、卖西瓜的身影随处可见。   “现在,我家的西瓜一点都不愁卖,今天就有三四个客户开车到基地买瓜。”烈日下,牌楼村西瓜种植大户张先水正忙着给客户装...... 【详情】

2020-06-16

宿松民歌(谣)《张打铁李打铁》

  《张打铁、李打铁》民歌(谣)原文   张打铁,李打铁,打把剪刀送姐姐,姐姐留我歇①,我不歇,我要企②家打呀③铁,呀铁打到正月正,我要企家玩花灯,花灯玩到清明后,我要企家种黄豆,黄豆生着绿嫩芽,屌④勿屌,你莫爬,我家哥哥难捍⑤草,我家妹妹难送茶。 ...... 【详情】

2020-06-16

深山创业为乡亲

  融媒体讯 柳坪乡群山起伏、风景秀丽,是典型的山区乡,近年来,这里的村民们“靠山吃山”,积极响应政府号召,打造茶山竹海,建设生态家园,走出了一条“生态致富”的路子,他们造竹林、建茶园、种雨花菜,把“宿松香芽”茶叶品牌做大做强,推向全国市场;更有一...... 【详情】

2020-06-15

因茶成仙

  中国自古重教育。自宋代起,在县级地方政府,设置“教谕”一职,掌管一县的教育和文化事务,大致相当于今天县教育局长或公立中学校长。在宿松历史上,最大牌的教谕,非清朝的陆廷灿莫属。   陆廷灿的大牌,不是源于他担任过宿松教谕。而是源于他后来辞官养病时...... 【详情】

2020-06-15

灵魂已安歇在故乡

  祝凤鸣先生匆匆忙忙结束了他一生的诗歌之旅、文化之旅、漫游之旅,永远地回到了自己的故乡,回到了生他养他且让他魂牵梦绕的皖山皖水之间,回到了古老的枫香驿,回到了儿时的芦花村。这里才是凤鸣先生人生智慧与诗歌艺术的发祥地,他以他自己的方式重返旧居,换...... 【详情】

2020-06-15

宿松:三代人初心不变 六十载匠心相随

  融媒体讯 法国雕塑家罗丹说:“世界上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在笔者看来,世界上的美确实无处不在,除了要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更要有一双创造美的双手。   在皖西南有这样一个家庭,祖孙三代人把守卫“心灵之窗”——眼睛作为接力奋斗的目标。60...... 【详情】

2020-06-12

“陀螺”效应

  融媒体讯 陀螺独脚尖尖而不倒,在于高速旋转;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在于不停地运动。   机器经常运转才不会生锈;动物奔跑攀爬练就腿功学会谋生的本领;雏鹰展翅搏击长空为求生存;人体经常运动就会延缓衰老、减少疾病。   当今,人们在解决了温饱问题之后,渐...... 【详情】

2020-06-05

老骥伏枥志不减 扶贫路上挑重担

  ——记下仓镇望墩村第一书记、扶贫工作队队长朱柳生   今年59岁的朱柳生,是宿松县林业局一名党员干部,拥有近40年基层工作经验的他,2017年受组织委派,到该县下仓镇望墩村担任第一书记、扶贫工作队队长。履职以来,朱柳生勇挑扶贫工作重担,在扶贫路上,他用...... 【详情】

2020-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