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转发 > 外媒看宿松 >正文

【安庆日报】九姑乡:昔日撂荒地 今日丰收田

【 字体:    稿件来源: 安庆日报  作者: 通讯员 司舜 夏英 全媒体记者 何飞   时间:2023-05-25 09:25:38   

  初夏,蓝莓花开,喜上“莓”梢,33600株“蓝美1号”开始进入初产期;另一边,紫薯苗已经入土,“薯薯如生”。

  看着田野里生机勃勃的嘉禾,在大棚里干活的村民朱木英脸上布满笑容,她说:“以前,这里全是荒山和废弃的宅基地,人迹罕至,毫无生机。”

  撂荒地如何顺利盘活成为良田?宿松县九姑乡突出党建引领、连片整治,集中精力攻坚土地撂荒难题,不断释放土地潜能、发挥土地效能,切实让撂荒地变回“致富田”。

  走在九姑乡很多村庄里,对于很多撂荒地来说,地还是那片地,但生命力已大有不同。在撂荒地整治利用工作的推进下,蝶变正在发生。

  “我们依托股份制经济合作社,引进龙头企业,流转撂荒土地,重点打造蓝莓种植示范区,遏制耕地撂荒,促进群众和集体增收。”白马村党总支书记何楼风介绍。

  在何楼风眼里,白马村的变化得益于蓝莓种植产业,这个新兴产业的落地建设不仅盘活了闲置的土地资源,而且给当地村民带来了就业机会。

  “今年的管护工作做好,明年的亩产就能够达到400多斤,收入超过2万元。”朱木英说,她在基地的务工收入一年有好几千元。

  到2026年,白马村的200亩蓝莓将进入丰产期,届时亩产量可达到1000至1500斤,可创造600万元的经济效益。

  昔日撂荒地,今朝致富田。同样将闲置土地高质量应用的还有新安村,2022年以来,新安村流转村民抛荒土地500余亩,开辟了黄花、紫薯、金丝皇菊等多种生态种植基地,带每年为村民带来经济收入20多万元,仅以紫薯一项为例,预计今年可出产新鲜成品紫薯160万斤,可创总产值400万元。

  村里通过整合盘活农村分散、闲余的土地资源,从根本上解决了土地分散、各自为战以及“无人种地”“种不好地”等问题。

  “去年开始试种,收成可观,亩产量达到4000斤。”顺安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罗光学说,试种成功让他走红薯种植、红薯深加工的特色产业发展之路的信心更足了,他创办的合作社被评为“国家农民合作社示范社”“全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并入选“2020中国农民合作社500强”。

  今年以来,九姑乡积极引导全乡农户发展紫薯种植产业,力争将紫薯种植面积扩大到1800亩,在带动本地剩余劳动力稳定就业的同时,也让广大农户看到了增收致富的“薯”光。

  (通讯员 司舜 夏英 全媒体记者 何飞)【2023年05月24日第A06版】

责任编辑:戴菊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