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采
融媒体讯 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1月16日,县文联、县作协组织作协一班人会同社区干部深入到东北新城龙井社区开展“感恩共产党•奋进新时代”主题采风采访活动。在社区干部的带领下,第一站就是采访龙井社区杨下组脱贫户杨贤龙家庭。 ...... 【详情】
2021-02-05
融媒体讯 2017年5月,北浴乡罗汉山村,来了位不速之客—徽商职业学院物流系党总支书记刘安国。在大伙眼中,这是一个“奇怪”的人,每日奔走田间地头、入组入户,有开不完的群众会,也有宣讲不完的惠民政策,更是一位可敬的人,舍下父母妻儿,“5+2”“白+黑”帮...... 【详情】
2021-03-08
不觉春风换柳条。 初春的雨后,唐沾久门前池塘边的柳树又萌出了新绿,绿水青青的八亩池塘波光粼粼,随风摆动的嫩芽正畅意地呼吸着早春的空气;池塘边的油茶山上,成群的散养芦花鸡正悠闲地踏着晨露,怡然自得。 唐沾久望着觅食的鸡群,心里算计着去年一...... 【详情】
2021-03-08
宿松融媒讯 从一名退役军人到保安队长,从民营企业家到行业领军人物,无论是军营里的磨砺还是商海中的浮沉,他始终保持着勤勤恳恳、吃苦耐劳的军人本色。他坚信,万事万物,都敌不过“坚持”二字,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是金子就总会发光的,他就是深圳市安庆商会...... 【详情】
2022-08-08
宿松融媒讯 他用爱和责任,把家人们紧紧相连,对他来说,爱在、家人在,便是好日子。 他叫虞万国,是宿松县血防站一名干部。7年前,一场大病让他的母亲袁书明近乎瘫痪,2500多个日日夜夜,虞万国用无微不至的照顾诠释“儿子”二字的担当。81岁的高龄的母亲患...... 【详情】
2022-08-08
▶ 7月22日上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22年本科新生录取通知书颁发仪式在该校水上报告厅举行。这是中科大首次在校内举行本科新生录取通知书颁发仪式,40多名合肥市新生代表来到现场,率先领到了录取通知书。 本报记者 陈婉婉 徐旻昊 摄 7月22日,“扭扭车男孩...... 【详情】
2022-07-25
从“样样精”到“倒废品” ——共产党员、退役军人程锦华勤奋敬业奉献社会的故事
宿松融媒讯 他本来拥有一份无忧无虑的职业,但就爱“折腾”,总相信“人挪活、树挪死”的民谚。他曾丢掉稳定工作到海军某部队历练,退役后,返回供销系统,干过轧花厂一线工人、当过基层供销社出纳兼文秘、做过基层供销社法人代表,不管是在那一个岗位,他都能兢...... 【详情】
2022-07-21
多次上门对接困难户、动员村民组举办乡村振兴夜校……1988年出生的马永山毕业后在宿松一职校当老师,教书育人的同时,他萌发了投身乡村振兴事业的想法。说干就干,怀揣着振兴家乡的梦想,他放弃了老师的工作,于2016年通过考试成为柳坪乡的一名基层干部。 到...... 【详情】
2022-07-19
宿松融媒讯 洪述菊是北浴乡滑石村新塘组一位普通的农家妇女,现年54岁,她无微不至地照顾护患有老年痴呆症的公公汪方南,得到乡亲们的一致称赞,多次荣获好媳妇荣誉称号,受到乡村领导的好评。 早年,洪述菊经人介绍,与汪爱国结为夫妇。婆家姊妹5人,她是家...... 【详情】
2022-07-13
一个老兵的责任担当——孚玉镇民西社区黎玉华照顾植物人妻子的故事
宿松融媒讯 在宿松县孚玉镇工农社区通济街,有一户不起眼的民居,住着一对相濡以沫的老夫妻。说“老”其实年龄不算太大,男主人68岁,女主人刚年满花甲。听说这是一对不幸而刚强的夫妻,笔者上门采访时,不到20平方米的客厅里,几乎没有一件像样的家具,一辆推车...... 【详情】
2022-07-11
宿松融媒讯 24年,8760个日日夜夜,没有鲜花和掌声,有的只是群众的诉求、渴望帮助和不解的疑惑,但他一如既往用心用情做好接待,用真心赢得群众的理解和支持。他就是宿松县人大常委会办公室信访室干部陈亚平。 当好一名信访员 陈亚平1987年6月毕业...... 【详情】
2022-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