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热点 > 风采 >正文

唐沾久:党的好政策帮我打开了另一道门

【 字体:    稿件来源: 许岭镇  作者:    时间:2021-03-08 11:51:39   

  不觉春风换柳条。

  初春的雨后,唐沾久门前池塘边的柳树又萌出了新绿,绿水青青的八亩池塘波光粼粼,随风摆动的嫩芽正畅意地呼吸着早春的空气;池塘边的油茶山上,成群的散养芦花鸡正悠闲地踏着晨露,怡然自得。

  唐沾久望着觅食的鸡群,心里算计着去年一年的收成,脸上洋溢着开心的笑容。

  “我出生时老天闭上了眼”

  唐沾久,许岭镇甘霖村芦花组村民,现年36岁,一家6口人,上有近70岁的年迈双亲,下有一对儿女,最大的女儿今年8岁,刚上二年级,这样三代同堂的家庭组合,按讲会生活的非常幸福美满,无奈唐沾久从小罹患“先天性心脏病”,几乎丧失了劳动能力,妻子又因身患“肺结核、胃糜烂”等病身体虚弱,医院成了他家常去的“百货店”,债务逐年叠加,生活入不敷出,四川籍的妻子终日以泪洗面,娘家人三番五次电话劝她离婚重启新的生活,唐沾久很沮丧。“我出生时老天闭上了眼”,唐沾久在2014年到村委会申请贫困户时无奈地告诉包组村干,“只能寻求政府的帮助”。

  经甘霖村村组评议,最终唐沾久一家被评为建档立卡贫困户,镇村给他家安排了帮扶联系人,共同制定了帮扶计划,申请了低保,代缴了医疗保险,暂时保障了他家的基本生活。

  “是党的政策给了我希望”

  考虑到他家劳动力的特殊情况,甘霖支村两委根据唐沾久的主观意见,综合研判,帮助他选取养殖基地,建起了简易鸡棚,经过辛苦努力,当年获利4万多元,让他尝到了甜头。

  2017年,支村两委又帮助他申请了5万元的扶贫小额信用贷款。“通过政府贴息,免抵押、免担保的扶贫小额信用贷款,能有效地帮助想发展生产而又缺少资金的贫困户,使他们能够通过政府的信贷支持发展生产,脱贫致富”宿松县金融办负责同志说,“扶贫小额信贷贴息三年,能够极大的缓解贫困户发展生产的资金需求”。

  随着扶贫小额信贷资金的投入,2017年他继续扩大养殖规模,并在帮扶联系人和镇村干部的帮助下,在许岭集镇开了“芦花土鸡销售店”,收入翻了一番,当年光荣脱贫。

  “镇村给我的帮助真是尽心尽力,帮助我铺设了自来水、更新了用电线路,安排了畜牧技术指导员,同时我妻子又被聘为村级森林防护员,脱贫小康不用愁”唐沾久谈起现在的收入很开心,他非常感谢党的脱贫攻坚政策,“是党的政策给了我希望”。

  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唐沾久的病情也逐年好转,妻子的父母也很称心,每逢土鸡销售旺季都远道而来帮忙,2018年久盼的儿子降临,乐得唐沾久逢人就说“党的政策好,我家是脱贫攻坚战役中的真正受益者”。

  “感谢党、党的好政策帮我打开了另一道门”

  现在的唐沾久一家每天照看着近6000只芦花鸡,父亲早上到菜市场卖鸡,回来后就帮助打扫鸡棚,给鸡补饲,唐沾久每天在家联络土鸡及鸡蛋的销售、包装,然后邮寄发往本地在外打工的定购人员,他家的鸡蛋供不应求,一般要提前一个星期预定。“收入嘛,一年差不多拾万”,一提到现在的收入水平,唐沾久神秘地伸出了一个手指,“这都要感谢党,党的好政策帮我打开了另一道门,使我的日子越来越好”。

  下一步,唐沾久准备加入宿松县智慧农业供应链数字管理平台,利用互联网养殖生态鸡,在政府的帮助下,他家的鸡销往全国,用他的话说就是“让我的鸡生长全过程在网上直播,成为网红”。

  “我们要根据脱贫户的实际情况和本身特点,一户一策,因户施策,帮助脱贫户找到产业发展着力点。”许岭镇党委书记沈国和在该镇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衔接乡村振兴项目谋划会上要求全体镇村干部做到“项目谋划要紧密衔接乡村振兴,帮助脱贫户做大做强”。(通讯员 胡琦琳)

责任编辑:融媒体中心 杨刘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