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政经 >正文

行走鸠江学经验 实干笃行兴宿松 ——2025年全县新任科级干部进修班沉浸式解锁乡村振兴新路径

【 字体:    稿件来源: 县委党校  作者: 洪利君   时间:2025-10-19 18:17:38   

  宿松融媒讯 金秋十月,长江之畔,一次跨越地域的干部研学之旅,正悄然开启乡村振兴的思维碰撞。2025年10月16日,中共宿松县委党校组织2025年全县新任科级干部进修班全体学员奔赴芜湖市鸠江区,开展为期两天的现场教学活动。学员们深入鸠江区的乡村田野、企业车间和项目一线,通过实地考察、现场交流、沉浸体验等方式,全方位探寻乡村振兴的实践路径与高质量发展密码。

  在白茆镇套北村,学员们先后走进黄家中心村、诚信家庭农场与奇迹农庄,深度解码“党建引领+产业融合”的振兴密码。黄家中心村以党组织领办合作社为核心,创新“党组织+合作社+企业”模式,打造600亩智慧大米生产基地与4000亩油菜花海观赏基地,通过“彩绘油菜”“创意水稻”等特色业态,构建“春赏花、夏采摘、秋休闲、冬民俗”全季旅游格局,村级集体经济实现了质的提升和量的增长。诚信家庭农场则展示现代农业规模化、专业化经营模式,农场负责人向学员们介绍了从传统种植到多元化经营的转型历程,以及如何通过特色种植、品牌打造等方式提升农产品附加值。在奇迹农庄,学员们目睹了传统农业与乡村旅游的深度融合。农庄通过整合农田、果园、民宿等资源,打造了集农耕体验、休闲观光、科普教育于一体的综合型农旅项目。

  在沈巷镇,产业升级实践让学员们深受启发,安徽小老海实业集团通过智能化温控系统、循环水养殖技术与“鱼龟混养”模式,攻克金头闭壳龟等珍稀物种繁育难题,与多所高校共建产学研基地及院士工作站,走出“科技+生态+种业”的高质量发展之路。相邻的安徽长江渔歌生态园则以生态循环为核心,构建起集养殖、观光、科普于一体的现代农业样板,诠释了生态保护与产业发展的双赢之道。

  二坝镇天河村“天河小榨”共富工坊,对闲置的老粮油厂进行翻新改造,引进全自动榨油设备打造特色食用油品牌,通过“村集体+企业+农户”的运营模式,不仅保留了传统工艺,更让村民在家门口实现了就业增收。“天门碧水·惠生长卷”与惠生联圩的生态蝶变令人瞩目,“惠生长卷”项目将生态修复、景观建设与休闲旅游有机结合,打造了一条绵延数公里的沿江生态廊道,当地将承载吕惠生烈士修堤精神的“惠生堤”,升级为集生态防护、文旅体验、红色教育于一体的“长江最美生态湾”。通过水系连通、坡岸改造与乔木栽植,这里实现了从防洪堤坝到城市生态公园的华丽转身,其“生态优先、文旅赋能、红色铸魂”的发展理念,为学员们提供了生态治理与文旅融合的鲜活范本。

  两天的异地教学虽短,但学员们收获满满。从白茆镇的农旅融合到“天河小榨”的共富实践;从长江渔歌的生态养殖到惠生长卷的绿色发展,鸠江区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让宿松干部可学、可思、可用。学员们纷纷表示,要将学习到的先进经验与宿松实际相结合,把“他山之石”转化为“攻玉之道”,围绕“一工一湖”为推动宿松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与力量。(通讯员 洪利君)

责任编辑:李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