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乡镇 > 洲头 >正文

洲头乡:深耕基层文明沃土 绘就美丽乡村画卷

【 字体:    稿件来源: 洲头乡  作者: 洪利君   时间:2022-07-06 09:03:24   

  宿松融媒讯 一路耕耘,一路收获,日前,走进洲头乡,映入眼帘的便是一路繁花相迎、浓浓乡愁入心。夜幕低垂,盏盏路灯犹如闪亮的星星镶嵌在夜空中,灯光倾洒而下,点亮了乡间道路,也照亮了洲头百姓的幸福生活。

图片13.png

  洲头乡地处长江之滨,沃野平川、碧水荡漾、处处彰显着农业大乡、工业重乡、生态美乡、宜居宜业乡镇的魅力。2014年首次成为全国文明村镇,2017、2021年连续两届通过复核。洲头乡国土面积93.38平方公里,现有11个村、人口5.38万人、党员1518名。2021年全乡工农业总产值达22亿元、财政收入2570万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529元、近5年年均增长13%。

  农业产业喜获丰收

  稻花香里说丰年,2022年3月,洲头乡获批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省,在这里,一年四季都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6万余亩小麦大获丰收后,田园里仍然是一片忙碌景象,水稻、黄豆、高粱等农作物均已洒下了希望的种子,期望着秋季的收获。

  走进产业园核心区的金坝葡萄园,即将迎来与园内硕果累累的葡萄奔赴一场“甜蜜之约” 。2021年洲头乡通过与四川成都龙泉驿区大面街道结对共建,创新“政府+公司+合作社+农户”发展模式,建成现代农业特色种植产销一体化示范基地6000亩,其中葡萄约4000亩,苗木花卉约1000亩,黄桃、羊肚菌、火龙果、瓜蒌等约1000亩。

  近年来,洲头乡积极发动群众利用丰富的稻田资源,通过推行稻虾共养模式,建成稻渔综合种养基地1.5万亩,辐射带动2万余亩,推动水稻和小龙虾的同步增产增收。因地制宜探索村级集体经济抱团发展新模式,2022年引进河南商丘优质小米辣种植310亩,历经3个月的向上生长,小米辣已是花开满园,8月份定能迎来丰产增收。

图片11.png

  工业发展一路向前

  安徽华恒轻工有限公司坐路在洲头乡罗渡村,1600平方米的生产车间内,平车、高车、同步车、模板车高速运转,近百名工人正在赶制背包、旅行袋等产品。

  “能让家中的父老乡亲在家门口实现就业,这一直是我在家乡就业创业的初衷和动力。”华恒轻工有限公司总经理罗咏梅说道。

  安徽华恒轻工有限公司成立于2003年6月,是一家集设计、研发、制造、销售为一体的专业箱包公司,现有员工186人,产品销售以出口为主。2021年公司产值达到4.68亿元,创税860万元。在洲头乡贴心服务下成功引入资金1000万美元,升级设备,扩大产能。公司今年的销售收入、创税分别有望达到5亿元、900万元。

  种下梧桐树,引来凤凰栖。近年来,洲头乡围绕“一核三线”的总体布局,紧扣发展主题,创新招商思路,改进招商方式,进一步改善和优化投资环境,工业发展成效显著。2022年共引进项目4个,总投资1.6亿元,全乡现有工业企业20余家,其中规上企业8家。纺织企业产能达20万锭,年产箱包800万件,在带动经济发展的同步带动了当地群众的就业增收,让洲头群众实现了曾经想要“出门就能就业”的美好愿景。

图片12.png

  美丽乡村风景如画

  正值盛夏,荷塘内,层层叠叠的碧绿荷叶互相依偎着朝远方延伸,粉白的花朵随风摇曳,在一池碧绿的荷叶映衬下更显娇艳映。阳光下,“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诗意美景跃然眼前。让人忍不住用手机定格这夏日独有的诗意美景,在洲头乡金坝村古龙潭内,争相盛开的荷花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打卡。

  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2011年洲头乡赴四川成都考察后率先在全县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历届党委政府以“久久为功抓下去、一张蓝图绘到底”精神坚持常年常态长效抓好人居环境整治提升。 如今在洲头乡,目之所及,村容整洁,景色宜人。

图片9.png

  不论是黄雀畈示范带建设点、G347连接线发展道路,还是古龙谭、长江水生动物保护科普基地等,洲头乡已有越来越多的“点”成为擦亮农文旅融合创新的名片。

  每天都要准时古龙潭周边散步的村民刘亚明满脸骄傲地说道,“原来有一种幸福就叫做‘公园就在家门口’”。

  接下来,洲头乡将始终坚持示范引领、以点串线、连线成片全域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加快推动乡村整体风貌、品质向精美农村跃升。展望未来,美丽而充满活力的洲头乡将更加迷人。

  文明之花竞相绽放

  为了迎接党的二十大,洲头乡中心小学的老师带领学生在金坝村文化活动室开展了一场以“剪纸寄党恩 奋斗新征程”为主题的手工实践活动,将喜迎党的二十大喜悦之情融入一幅幅精美的剪纸作品。活动有趣且有意义,不仅锻炼了大家的动手能力,还培养了爱党、爱国情怀。

图片8.png

    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是农民群众的热切期盼,洲头乡紧密结合春节、清明、端午、中秋、重阳等重要节日,组织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成功举办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和建党100周年系列活动,临江区域文化活动和乡村春晚,通过面对面的宣传方式使“文明”的理念深入人心。

图片7.png

  “‘一生忙不停、四季献水利’张四季老人值得我们每一位年轻党员干部学习……”在官洲村道德讲堂,青年宣讲团成员正在给年轻干部宣讲洲头乡原水利站站长张四季的故事。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近年来,洲头乡通过开展“身边好人”“志愿服务”“美丽庭院”等评选等活动,积极选树模范。以身边人带动身边人,以身边事影响身边事。

  不仅如此,洲头乡还积极组织编印《泾江书画》《泾江风韵》 等乡级文化丛书24期。2018年1月《泗洲村志》顺利发行,泗洲村成为全市第一个、全省第二个发行村志的行政村。金坝村建成全省首家村级乡贤馆,创新发展乡贤文化被全县推广。泗州村、金坝村设立乡贤调解室,参与社会治理,坝头村家规家训陈列馆培育良好家风,通过“软硬兼施”不断促进文化繁荣。

  千家万户喜笑开颜

  夜幕降临,一排排葡萄灯、景观灯全部亮起,为乡村夜晚增添了无尽的乐趣。广场上打球、健身、跳广场舞的村民越来越多,道路两边散步的群众也越来越多,看着篮球场上激烈角逐的身影,健身器材上活动筋骨、强身健体的百姓,听着群众闲聊的欢声笑语,愈发能感受到乡村变化带给百姓生活的温暖和闲适。

图片5.png

  每天凌晨六点左右,家住小瓜村的周奶奶都会出现洲头农贸市场卖菜。“以前我都是沿街占点售卖,那时候环境不好,也非常拥堵。现在农贸市场还专门给我分配了经营摊位,有时候乡里工作人员还帮我搬运”。唐奶奶开心得说道。

  2021年,洲头乡全面改造农贸市场,同时对周边干道进行硬化,对排污渠道进行改造提升,设置沉淀池,修建公厕,全面提升农贸市场的硬件配置和整体面貌。不仅给活跃的个体经营者提供了一个舒适的工作环境,还满足了周围居民一日三餐的需求,更是让这一个个小小的摊位充满着生活气息和人间烟火味。

图片6.png

  民之所盼,政之所求。基层工作不仅要办好群众牵肠挂肚的民生大事,更要做好群众天天有感的关键小事。近年来,洲头乡始终将群众的“急难愁盼”放在心上、拎在手上,落实在行动上,让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更多一点、再多一点。

  路在脚下,更在远方。新时代新起点,洲头乡党委政府将始终以人民为中心、以发展为动力而不懈努力奋斗,坚持文明创建为人民、为发展,精准施策、齐心协力,持续擦亮“全国文明村镇”底色。(通讯员 洪利君)

责任编辑:朱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