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亭镇:老有所学稳步推进
宿松融媒讯 “李主任,请问到老年学校来学习,报名要什么材料?我想学点书法,以便督促孩子把字写好点。”8月29日下午,凉亭社区的王大爷拿着身份证(户口本)诚恳地说。近日来,来凉亭镇老年学校报名的学员络绎不绝,学员们口口相传,所开班级很快满员。
自推行“老有所学”行动暖民心项目以来,凉亭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对照我县“老有所学”行动实施方案,结合凉亭实际迅速安排部署。
成立组织机构 加强组织领导。为深入贯彻落实“老有所学”行动方案,将“老有所学”行动落到实处, 凉亭镇成立了以党委书记为组长、班子成员为副组长、相关二级机构负责人和各村(社区)书记为成员的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安排专人负责日常工作;整合资源筹建以党委副书记和各村(社区)书记为校长的老年学校及分校12所,聘请专业老师20余名,为“老有所学”行动顺利推进提供有力保障。
开设多门课程 培养专业技能。凉亭是一个文化底蕴深厚、民风淳朴的古镇,镇村结合地域特色和群众爱好,开设了书法绘画、诗词歌赋、种植养殖、乡贤时政、断丝弦锣鼓、家政服务、厨艺手工、健康养生及广场舞等10个专业20多个培训班,随着不同专业班级的开设,前来报名的人员络绎不绝,他们为了兴趣爱好而学、为了更好带娃而学、为了提升家庭幸福指数而学。目前为止,学员已达900余人。“深入了解老年人的需求,让他们有一技在手,老有所乐,老有所获是我们办学的理念。”凉亭镇分管副书记刘澎说。
组织文艺活动 提升精神素养。农村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存在活动少、设施缺、经费紧、参与低等问题,增强老年文化、体育建设,为老年人提供良好的精神生活环境与服务,对加快小康社会建设步伐、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重大的实践意义。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和社会保障体系的日趋完善,老年人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需求越来越高。近年来,凉亭镇通过“我们的节日”活动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老年文艺展演活动,以丰富多彩的老年文化来充实老年人的生活,开展农村群众所喜闻乐见的文艺活动,对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陶冶农村群众的情操,塑造健全人格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
做好经费预算 提供财政保障。行军作战,粮草先行。凉亭镇将持续积极宣传“老有所学”的重要意义,搞好典型带动,不断拓展老年人参与社会活动的领域和范围,充分发挥关工委、五老志愿者、退休老师等人的职能作用,增强老年人对资源的自我开发意识,鼓励引导低龄老年人从事产业活动,发挥余热。按照省市文件要求做好经费预算,建立激励机制,为激发老年群众老有所学、老有所为积极性提供财政保障。(通讯员 邓顶峰)
责任编辑:朱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