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乡镇 > 河塌 > 本地要闻 >正文

河塌乡三措并举筑牢森林防火安全防线

【 字体:    稿件来源: 河塌乡  作者: 程浩   时间:2025-10-20 11:23:49   

  宿松融媒讯 为切实守护辖区森林资源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河塌乡人民政府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原则,构建起“队伍筑基、隐患清零、实战提能”的森林防火工作体系,通过层层压实责任、环环紧扣措施,织密全方位、立体化的森林安全防护网。

  优化队伍配置,夯实管护根基。护林员队伍是森林防火的“第一道防线”,其专业素质与队伍稳定性直接关系到火情监测预警的效能。2025-2026年度护林员调整工作已全面完成,河塌乡按照“按需设岗、人岗匹配”原则,优化“乡聘村用”管理机制,将原有32个网格整合为25个,实现“一格一人、全域覆盖”。此次调整严格执行申报、审核、公示全流程规范,新聘12名熟悉地形、责任心强的青壮年加入护林队伍,护林员平均年龄降至48岁,党员与退伍军人占比提升至35%。为提升履职能力,乡林业站组织开展了岗前培训,内容涵盖森林防火法规、巡护系统操作、火情初期处置等,采用“实例教学+现场实操”模式,帮助护林员快速掌握技能。同时,建立“分期薪酬+绩效考核”机制,将人均年补助提高至2.1万元,并统一购买意外伤害保险,有效激发队伍履职活力。这支经过“优化升级”的护林队伍,为后续隐患排查、火情处置等工作提供了坚实的人力保障。

  聚焦关键隐患,构建阻隔屏障。在夯实人员管护基础上,河塌乡进一步聚焦特高压线路通道、林区边界等火灾高发区域,以“源头治理”为思路,推进隐患清除与防火屏障建设。针对辖区内3条特高压线路通道存在的安全隐患,乡政府联合供电部门开展专项清障行动,重点对沿线15公里范围内的高杆树木与杂草进行集中清理,累计处置树障236处、清除易燃物8.2吨,从根本上降低了因线路放电引发火灾的风险。在清障工作基础上,同步推进森林防火带建设,结合地形特点采取“生物阻隔+工程阻隔”相结合模式,在林区与村庄、线路通道衔接处开辟宽10—15米的防火带,累计完成建设长度7.8公里。为实现长效管护,乡政府与沿线村委会签订管护协议,明确专人定期维护,并计划在防火带周边种植油茶等低矮经济作物,既防范火灾蔓延,又增加群众收益,实现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双赢。硬件设施的完善,与护林员日常巡查形成“人防+物防”联动,进一步提升了森林防火工作的主动性和前瞻性。

  开展实战演练提升应急能力。完善的队伍与硬件保障,最终需通过实战检验与提升,方能在火情突发时真正发挥作用。近日,河塌乡以“护林员巡查发现火情”为模拟场景,在红光村林区组织开展森林防火应急演练,乡消防中队、护林员队伍、村干部及群众志愿者共80余人参与,全面检验“发现——上报——处置——收尾”的应急响应流程。演练中,乡指挥部接报后立即启动三级响应,迅速调度火情勘察组、扑火行动组等5支队伍集结处置。现场采用“围打结合、分段清除”战术,队员们熟练运用风力灭火机、高压水枪等装备扑灭明火,随后对火场进行地毯式排查,彻底清理余火。演练还增设了伤员急救、物资调配等实战环节,全程衔接顺畅、处置高效。演练结束后,专业人员对装备操作、战术运用等进行点评指导,进一步规范应急处置流程。

  此次演练不仅提升了护林员、消防队伍与群众志愿者的协同作战能力,更将前期队伍建设与隐患治理的成果转化为实际应急能力,为辖区森林防火安全加上“双保险”。(通讯员 程浩)

责任编辑:李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