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塌乡:访企入村纾困解难 实干为民见行见效
宿松融媒讯 自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河塌乡党委坚持把“开门教育、实事惠民”作为落脚点,以访企入村专题行动为抓手,推动线上平台诉求收集与线下走访调研深度融合,面对面倾听群众与企业心声,实打实解决急难愁盼问题,让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看得见、摸得着的民生温度。
“原本以为建仓库的征地问题得跑好多部门,没想到乡干部上门就把流程讲得明明白白,还指导我去县林业局办手续,真是太省心了!”7月中旬,河塌乡黄坂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彭林看着手机里刚收到的“农机仓库用地手续办理指引”,难掩感激。此前,彭林通过线下走访向乡干部反映“农机没处放、想建小仓库但征地难”及“稻谷价格偏低”的问题,河塌乡当即组织专人对接,不仅详解林地占用审批流程,还细致解读国家粮食最低保护价政策,让他吃下“定心丸”。
这只是河塌乡访企入村解难题的一个缩影。针对群众诉求,该乡创新“线上平台留言+线下入户走访”双线模式:线上依托营商环境平台、村民微信群等渠道,实时收集群众“指尖诉求”;线下组织乡、村党员干部组建6支走访小队,深入田间地头、养殖场舍、农业基地,与群众、经营主体“面对面”唠家常、问需求。7月以来,累计收集生产经营、医疗救助、供水供电、交通出行等各类诉求8件,目前已全部办结,办结率达100%。
在安元村,患系统性红斑狼疮三期的村民汪某同样感受到了“快速响应”的温暖。他通过线下走访反映“自费医疗费用高,希望获得救助”后,河塌乡迅速联动宿松县青年创业协会开展实地探访,为其争取到1600元救助金,同时协助申报4000元临时救助,解了燃眉之急。“从反映问题到拿到救助,才用了10天,干部们是真把我们的事放在心上。”汪胜军说。
对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难题,河塌乡更是精准施策。安元村祝长凤的茶叶基地因干旱缺水、池塘漏水急盼灌溉设施,乡干部走访了解后,立即协调宿松县水利局,申请小型水利修复工程维修塘坝,并同步申报滴灌配套资金项目;四利村唐旺保的养殖场因交通不便影响销售,乡党委第一时间将其纳入农村公路建设项目,目前已完成申报,正对接中标单位确保早日开工……从“灌溉难”到“出行堵”,从“设施缺”到“政策惑”,每一件诉求都被登记在册、明确责任、闭环落实。
“我们始终把‘群众满意’作为检验工作的标尺,线上听诉求、线下解难题,让每一件办理结果都经得起检验。”河塌乡人民政府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该乡将持续优化诉求收集、办理、反馈机制,把访企入村的“民情清单”变成“成效清单”,切实让群众和企业在学习教育中感受到实实在在的变化与实惠。(通讯员 占国强)
责任编辑:李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