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岭乡:阳光玫瑰葡萄挂枝头“萄”就致富路
宿松融媒讯 “这种葡萄叫‘阳光玫瑰’,秋天成熟上市,一直可以卖到11月初。我在葡萄园搞管理已经2年了,现在是葡萄生长的关键时期,葡萄园管理得当,才能实现丰产稳产。挂果后葡萄藤需要足够的营养才能促进葡萄生长,太密的叶子要修剪一下,要剪除弱果、小果,疏开葡萄果粒间的空隙,虽然剪掉很可惜,但这能让葡萄的果实长出来大小更均匀,果实更饱满,看起来更好看,也能卖出好价格。”枫林村阳光玫瑰葡萄基地管理员赵阳贵娓娓道来。
夏草芳菲,骄阳似火。近日,走进安徽省陈晨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位于高岭乡枫林村阳光玫瑰葡萄基地,一座座钢架大棚鳞次栉比、整齐排列,一行行葡萄架整齐排列,一株株葡萄藤郁郁葱葱,一片片翠绿的叶子向外伸展着,在茂密的藤叶间,一串串翠绿的葡萄缀满枝头,一幅产业兴旺的景象徐徐展开,葡萄架下七八个工人在熟练地用剪刀进行疏果。
“目前该基地主要种植的葡萄品种为阳光玫瑰,去年年初成功从山东农科院引进品种和种植技术,阳光玫瑰葡萄对土壤要求高,需要对土壤改良、增施有机肥、水肥一体化等种植技术,种植技术含量高,施肥、浇水等环节要求科学精准,为使产业健康快速发展,高薪聘请技术专家定期到基地进行技术指导和生产管理,现在天气炎热,葡萄长势很好,正是大量需要人手的时候,每天基地大约需要十来个人做工,主要从事除草、松土、打枝、疏果、套袋等工作,他们每年可获得务工收入2万余元。今年是第一年挂果,长势喜人,预计八月中下旬可上市,亩均产量750公斤左右,市场售价大约为20-30元每公斤,预计产值达100多万元”安徽陈晨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老总陈熊兵介绍。
据了解,枫林村的阳光玫瑰葡萄园基地是回乡回村创业能人陈熊兵投资建设,占地70余亩,投资近400万元,主要采取“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的模式,租用当地村民闲散抛荒土地,雇用当地群众务工就业以及传授大棚种植技术等措施,与当地农户结成利益联动机制,带动周边农民发展果蔬产业。前来基地务工的都是附近村民民,葡萄种植提供的就业机会有效解决了当地部分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工作不是很累,每天可以获得100元左右收入,使他们实现赚钱顾家两不误。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近年来,高岭乡积极探索产业发展新模式,积极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引导群众发展果蔬种植,大力发展高效设施农业,依托“党支部+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通过落实政策激励、资金扶持、技术帮扶等举措,充分发挥地域优势和农业资源优势,以发展特色产业为突破口,补短板扩优势,着力破解群众增收瓶颈,做大做强设施农业,拓宽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渠道,不断发展壮大葡萄特色种植业效能和种植规模,让一串串“小葡萄”成为助农增收致富的“大产业”,为助力乡村振兴提供强有力的产业支撑。(通讯员 杨勇)
责任编辑:朱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