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郎镇:精准施策解民忧 民生关怀暖人心
宿松融媒讯 今年以来,二郎镇聚焦困难群众急难愁盼,以“精准帮扶+权益守护”为抓手,将民生实事落到实处,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群众最需要的地方,让惠民政策真正惠及每一个困难家庭。
精准摸排解民忧,就业帮扶暖人心
“镇里的人社站不仅帮我找到了工作,还考虑到我要照顾老人,特意推荐了离家近的岗位,太贴心了!”近日,二郎社区困难群众周大姐拿着刚领到的第一个月工资,专程到镇人社站表达感谢。此前,周大姐因孩子上学、公婆年迈,无法外出务工,家庭仅靠打零工维持生计,日子过得拮据。她在人社站“就业帮扶登记窗口”登记信息后,工作人员当天就上门走访,详细了解她的技能特长、家庭情况和就业意愿,随后结合辖区企业用工需求,把她推荐到茯苓村的电子厂上班,月薪4000元且步行10分钟就能到家,彻底解决了她“既想上班又走不开”的难题。
为让就业帮扶“精准滴灌”而非“大水漫灌”,二郎镇人社站构建“三级联动摸排+动态信息管理”就业服务机制:一是村级网格员逐户排查,重点登记失业人员、残疾人、脱贫户等群体的就业需求;二是人社站工作人员上门复核,结合技能水平、家庭情况建立“一人一档”就业帮扶档案;三是定期回访更新信息,根据岗位市场变化调整帮扶方向。今年以来,已完成全镇8个村(社区)就业需求摸排,建立就业困难人员档案116份,累计为105名困难群众匹配就业岗位。
志智双扶激活力,就业助学强根基
“在镇里的帮助下,我不仅挣到了学费,还学到了实用技能,这个暑假太有意义了!”二郎镇困难家庭学生小汤兴奋地说。今年暑假,二郎镇联合辖区企业、社区服务中心设立15个勤工俭学岗位,像小汤这样的15名困难家庭学子,通过参与社区服务、企业辅助工作,既获得了2000-3000元不等的劳务报酬,也积累了实践经验。
为从根本上帮助困难家庭摆脱困境,二郎镇秉持“授人以鱼,更授人以渔”的理念,将物质帮扶与扶志、扶智有机结合。针对具备劳动能力的困难群众,当地联合人社部门积极开展技能培训,今年已成功举办家政服务、电商运营等培训班3期,累计培训困难群众120余人,助力85人顺利实现就业。与此同时,“金秋助学”行动也在稳步推进,通过细致摸排困难学生家庭情况,依据家庭实际状况进行精准资助,今年共筹集助学资金10余万元,惠及40余名困难家庭学生。
劳动监察筑防线,权益守护不缺位
“多亏镇劳动监察大队,帮我要回了拖欠工资!”此前,二郎镇农民工张先生在县城务工,被雇主拖欠工资8000余元,多次索要无果,恰逢家中急需资金缴纳孩子学费,急盼解决。他得知镇劳动监察大队可提供维权帮助,遂携带工资欠条前来求助。
工作人员接待后,立即登记信息、收集证据,当日便与雇主电话沟通,明确其拖欠工资的法律责任;在雇主仍不配合的情况下,联合当地劳动部门开展联合执法,上门督促整改。仅5天,雇主便全额支付8000元工资,解了张先生的燃眉之急。
为筑牢劳动者权益保障网,该部门建立“日常巡查+专项检查+群众举报”三位一体机制,每月深入辖区企业、工地排查欠薪、未签劳动合同等问题,今年已开展专项检查6次,督促5家企业整改。同时开通24小时维权热线,为农民工、灵活就业人员等开通“维权绿色通道”,简化流程优先处理。截至目前,已为10名劳动者追回欠薪及赔偿金约13万元。(通讯员 朱林燕)
责任编辑:李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