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乡镇 > 程岭 > 基层动态 >正文

程岭乡:“绣花”功夫实现美丽宜居自然村庄 “颜值”升级

【 字体:    稿件来源: 程岭乡  作者: 杨益   时间:2023-12-11 17:19:36   

  宿松融媒讯 今年以来,程岭乡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实现自然村庄从干净整洁1.0版向美丽宜居2.0版华丽升级。陆续建成杨辛村洪家冲、程岭村方屋、龙安村李屋等7个美丽宜居自然村庄。实现“生态宜居村庄美、兴业富民生活美、文明和谐乡风美”的总体目标。

  立好“主心骨”,指挥有力

  压实责任,高位推进。程岭乡政府主要负责人担任程岭乡美丽宜居自然村庄建设领导小组组长,一线督战美丽宜居自然村庄建设工作。各驻村科干担任副组长,每周到所联系村实地指导创建工作。实行科干包村、村干包片、组长包组、党员包户的“四包”责任制,形成创建工作层层有人抓,事事有人管,人人有责任的良好工作格局。

  部门协作,群策群力。由乡党委副书记牵头,组织资规、水利、交通、文化等部门,实地踏勘拟创建美丽宜居自然村庄建设点,各部门从业务角度提出具体指导性意见,根据村两委建设布局示意图出具设计图稿。以农村自然风貌为底色,通过微改造村容村貌,打造微景观,提升农村人居环境“颜值”。

  强化督导,挂图作战。分管领导带领乡村振兴办全体工作人员不定期到各创建点督导工作。首先,安排工作人员对照常住户名册摸底改厕、室内环境卫生、房前屋后杂物堆放情况,做好台账登记,反馈到村。其次,驻村专班配合村两委根据反馈问题清单逐户做好问题整改销号,实现旱厕全消灭、环境大改观。最后,在完成除杂除乱、拆危拆旧等基础建设任务上,辅以绿化、小型硬化、修建步道等,实现美丽宜居自然村庄升级。

  建好“加油站”,群众更给力

  广泛动员,营造氛围。在美丽宜居自然村庄建设启动前,各村联村科干带领“村两委”同志到点组织召开群众会,累计在美丽宜居自然村庄建设点召开各类群众会、板凳会、乡村振兴夜校30余场,发放人居环境整治倡议书1000余份,号召广大群众积极参与美丽宜居自然村庄建设,踊跃投工投劳,在全乡形成浓厚创建氛围。群众累计捐款5万余元,自觉参与整治达上千人次。

  检查评比,务求实效。今年,程岭乡制定了优化人居环境整治“三看三比”方案,每季度到各村中心村、美丽宜居自然村庄创建点开展评比活动,评比结果将纳入年度考核结果,并作为工作经费拨付的重要依据。这种既争面子又争底子的评比方式,倒逼各村必须行动起来,在发动群众上下功夫,在创建成效上想办法。各村累计建成小花园、小菜园、小果园20余处,新增亮化路灯170盏,新增人行步道2000余米。尤以杨辛村洪家冲成效最为明显,建成“花亭小院”,改造当家塘口,修建人行步道和亮化后,村庄形象大幅度提升。每天晚上周边村组的几十名群众到此散步,成为他们茶余饭后的休闲好去处。

  巧用积分,激发热情。为树牢群众主人翁意识,激发群众自觉参与美丽宜居自然村庄创建。程岭乡要求各村设立爱心超市,并在每个自然村庄设立红黑榜,根据实际情况固定频率开展组内评比,红榜奖励积分,黑榜上墙公示,年终召开村民代表大会,汇总并通报评比结果,组织群众开展积分兑换生活日用品,并将兑换图片发到各自然组,强化宣传带动效果。同时,优先安排积分较高自然组的联网路、亮化、提水站等基础设施提升工程,以此促进全体村民积极行动起来,人人争当环境整治的“急先锋”,不做拖后腿的负面典型。

  念好“管护经”,持续发力

  人居环境三分靠建、七分靠管,如何做好美丽宜居自然村庄长效管护问题,程岭乡各村因村施策。总体上以本组群众为主体,统筹发挥群众参与权、监督权,成效较为明显。

  组长担责,划区而治。在龙安村李冲组,老党员郑木友一直担任该组组长,在完成美丽宜居自然村庄建设后,老郑牵头,主动找到同屋另外3名热心公益事业的村民,最终商定四人划定区域,各负其责,并相互监督管护成效。为提高管护积极性和效果,龙安村村委会每月根据各区域管护情况,赋予相应积分奖励。

  开发岗位,专人管护。程岭村为保证方屋“颜值常在”,摸索出一条新路子,村级通过经营性资产收益开发一个脱贫户公益性岗位,由方屋组推荐1人负责该点日常管护工作,村民组自筹管护经费按1:1配套给付至该管护人,并赋予管护人日常监督权,管护人既有面子、也有底子,管护动力十足。

  组建队伍,志愿服务。杨辛村洪冲组组建“洪家冲‘三一’服务队”,它由6名群众自愿报名组成,所谓“三一”即为“6人每天安排一人无偿工作1小时捡拾一袋子垃圾,周日6人全体上阵集体开展志愿服务”。半年以来,志愿队风雨无阻,每日按时出勤,为美丽宜居自然村庄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程岭乡在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上,逐步探索出一条“诚意十足的”成熟路线。“十四五”期间,将完成30个美丽宜居自然村庄建设任务,逐步扩大整治区域,提升整治成效,促使自然村庄将由“一时美”向“持久美”转变,农村环境由局部美全域美推进。(通讯员 杨益)

责任编辑:朱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