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热点 > 风采 >正文

诚以立身 信以行己

【 字体:    稿件来源: 县审计局  作者:    时间:2020-12-02 07:41:05   

  融媒体讯  “金有一分铜铁之杂则不精,德有一毫人伪之杂则不纯。”诚信就像一团火,在这样一个足不出户便“家事、国事”事事入目,“忠言、恶语”声声入耳的网络时代,我们更容易被不良风气影响,在各种诱惑中丢弃原则,迷失自我。因此我们更当用好诚信这一团火,淬炼灵魂,剔除杂质。

  讲诚实,守信用,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很难。前几天和一个大学同学闲聊时,才知道他在准备二战考研,不禁问道为什么不先找个工作,等工作后考在职研究生呢?他沉默了一会,和我说道:“我没有学位证,大一的时候期末考试揣小纸条被老师抓住记了过……因此需要读研究生,拿到一个学位证。”我无法同情他的遭遇,因为失信应当惩戒。

  2020年7月,凉亭镇石某某因拒不偿还扶贫贷款,县法院执行法官依法将其送往安庆市拘留所执行司法拘留;同月,回收废钢材的杨某某等三人因通过遥控器人为改变传感器的量值,让物品减重,骗取他人财产,被以诈骗罪判处有期徒刑并处罚金;2020年9月,重庆市何某、聂某及彭某因组织高考作弊被判处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诚信是立身之本,或许有人认为不诚信的行为带来的影响只是一丝一毫,可一丝一毫关乎节操,一件小事、一次不经意的失信,可能使你多年来累积的信用毁于一旦。

  诚信,是对得起自己的良心,没有诚信,何来尊严?当王声林知道他帮别人保管的彩票中了500万的大奖时,他并没有将其据为己有,尽管这500万可以还清外债,可以让家人过得更好,他还是毫不犹豫拨通了电话,将彩票归还。周围的人说他傻,可事实上,他一点都不傻,他坚持诚信的行为,为自己赢得了尊重与赞扬。

  古有商鞅城门外立木为信、得千金不如得季布一诺、孟信不卖病牛等故事;现有“还债局长”胡丙申退休后为民保债还账、诚信哥哥替失信弟弟还款、南宁一无人自助花店两年来未丢过一盆花、安徽八家企业召回不合格口罩……这些人是平凡的,这些事例是普通的,但是背后蕴含的是“言必信,行必果”的追求,是宝贵如金的精神。

  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人要是没有了诚信,不知道还可以做什么,就像车没有车辕与轭相连接的木销子,它靠什么行走呢?在生活和社会交往中,失去了诚信又如何让人继续相信?学好三年,学坏三天,因此我们要时刻谨记诚信是立身之本,始终不渝的以诚“立身行己”。诚信中国,需要我们每一个人身体力行。(通讯员 祝亚清)

责任编辑:融媒体中心 杨刘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