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生” 陈峰的扶贫“三部曲”
融媒体讯 白白净净的脸庞晒得漆黑了;熨熨帖帖的穿着讲究不了了。
他从城市窗明几净的办公室走到火热的田野,从书本深入到泥土,头戴麦草帽,脚穿“懒汉鞋”, “变化”的是地点,“不变”的是初心;“变化”的是身份,“不变”的是责任。
陈峰,一位接近退休的机关干部,在宿松县隘口乡燃灯村担任扶贫工作队队长和第一书记,两年多来,他用真诚温暖群众,用真情帮助村民。为群众办实事,温暖民心,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带领贫困群众一步步踏实行走在脱贫路上。

像一盏灯光照亮山村
燃灯村位于隘口乡西北角,是一个偏僻山村。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129户411人。一直以来,燃灯村群众观念较为落后,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等、靠、要思想严重。
陈峰到任后,带着感情进村入户,走进田间地头,真情沟通,了解和掌握群众脱贫致富的真实思想。为做到精准帮扶,他跑遍了全村15个自然组。经常到退休的支部书记、支部委员、老党员、退休老师、群众代表、致富能手、贫困户家中走访座谈,征询他们对村里发展的意见和建议。经过近一个月的深入走访调研,掌握了全村的基本情况和第一手资料,为下一步发展什么、怎么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他与村“两委”干部一起召开座谈会,重新制定了燃灯村2018年脱贫攻坚计划和后两年行动规划。
陈峰一直把党建作为扶贫工作的源动力,无论再忙,他都始终坚持“三会一课”不放松,加强村干部作风建设每个月坚持开展党员活动一次,给全村党员上党课,带领党员干部开展思想政治学习,重温入党誓词,深入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和“讲忠诚、严纪律、立正德”专题教育。及时组织支村两委认真学习有关文件精神,进一步提高思想政治水平,工作能力,增强“四个意识”,确保党的扶贫政策落到实处。按时召开党支部全体党员民主生活会,学习习近平重要讲话精神和现阶段党在农村的路线、方针、政策。

作为村第一书记,陈峰注重品行、注重形象,遵守作息制度,吃住在村,严格遵守驻村工作纪律。认真学习宣传党的扶贫工作方针政策,正确把握中央、省、市和县有关扶贫工作文件精神,尽职尽责,努力工作。注重于村委成员交心交流,化解矛盾,理顺关系,增强班子成员的大局意识,增强班子凝聚力、战斗力。2018年燃灯村摘去了乡级党委定格的“软弱涣散”支部的帽子。
陈峰坚持规划工作程序,强化制度建设,把维护和保障群众利益放在首位。无论是村级扶贫产业、扶贫道路、扶贫项目建设、村级集体收入使用等村重大事项,还是群众最关注的贫困户、低保户的识别退出、动态调整、资金项目安排等全部按照规定程序操作,实行民主评议决策,全程公开。把民主公开作为推动工作的催化剂,杜绝了暗箱操作和滋生腐败的土壤,真正让群众看到了公平公正,真正拥护支持村里的各项工作,在2018年底的省扶贫第三方评估中,脱贫73户184人,无一户错评、漏评、错退、返贫等现象,群众满意度100%,顺利实现村出列。向组织和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在2018年度考核中,由28位评选代表投票,陈峰同志获优秀票26票、称职票2票。
陈峰的辛苦付出,像一盏灯照亮了这个小小山村。
像血液不断注入资金
为做好帮扶单位及帮扶责任人的走访慰问、协调等方面的工作。陈峰密切与市地方志办公室、县公路局和团县委三家帮扶单位的联系、沟通,介绍村里脱贫工作的进展情况,研究讨论帮扶措施;先后争取市地方志办公室5万元、县公路局11万元、团县委2万元资金的支持,以及协调市、县有关单位,争取水毁河道和公路工程建设补助资金共8万元,投放油茶和新建茶叶基地产业发展项目资金及相关部门支持资金共80万元。推进帮扶单位和帮扶联系人的帮扶联系,129户贫困户由34名干部职工帮扶,所有帮扶干部按照“一户一方案、一人一措施”的要求,为贫困户因户制宜制定了帮扶计划,落实了帮扶措施,坚持定期走访帮扶贫困户,宣传扶贫政策,帮助购置生活必需品,帮扶责任人走访结对户年均6次以上。
实施精准帮扶,推进“户脱贫”工作,陈峰一直在努力。他因户施策,分类帮扶,着力推进十大工程。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危房改造确保住房安全有保障。危房按照“应改尽改”的原则,均进行改造,2014年以来,全村有54户贫困户危房进行了改造,有10户贫困户进行了易地扶贫搬迁。实施健康脱贫,确保基本医疗有保障。所有建档立卡贫困户均参加了新农合,为2016-2018年脱贫户代缴了新型农村贫困户合作医疗,同时还配合乡卫生院积极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和慢性病评审等健康脱贫工作。实施教育扶贫,确保义务教育有保障。通过入户调查,结对帮扶等形式,建立了贫困子女就读信息台账,配合教育部门宣传政策,落实资助。有在校贫困生64户85人,总资助金额13.32万元,实现了贫困生资助全覆盖。投入145万元发展村集体扶贫项目4个。投入221.08万元激励129户建档立卡贫困户落实到户产业。依托自然环境,主要类型涉及企业大户带动油茶种植、猪牛羊养殖等项目。2016-2018年小额信贷共49户,贷款167.2万元;其中户贷户用24户,贷款113.8万元;户贷企用9户,贷款43.8万元,均入股宿松县理想家居建材有限公司(鑫海商贸),2018年按期获得分红,每年6%的分红。光伏贷款16户,贷款9.6万元。19户实施光伏扶贫项目,户均年增收0.25万元。通过以项目资金入股分红模式带动贫困户及集体增收,2018年资产收益扶贫资金10万元,今年分红资金1万元,其中80%分给贫困户,20%作为村集体经济收入。
像陀螺连轴转动不息
脱贫工作千头万绪,两年时间马不停蹄。发展集体经济,推进“村出列”工作是重中之重。陈峰认真开展产业脱贫工程。燃灯村主导产业是茶叶,先发展该产业120亩,再发展130亩。同时探索“新型农业主体+贫困户”模式发展建设茶叶基地,建设生产性道路900米。2018年全村集体经济收入11.2万元,同去年相比增加50%,其中资产收益扶贫入股宿松县旋雁种养专业合作社,年分红1.2万元;由县集中安装、村受益的光伏发电集中电站,年固定收入5万元,2018年光伏奖励5万元。几年来,共投入361万元改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清淤扩挖6口当家塘,新建18个蓄水池/井,解决129户贫困户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实施庙口组、寨下组等7个组电力设施项目,满足了群众的生产用电和生活用电需求。全村新建道路11条7.658千米,其中畅通工程10条,一事一议1条,提前实施6条,已全部完成。建成为民服务中心、农民健身广场;对原有卫生室进行了改造,群众就医条件得以改善。改造旱厕62座;安装路灯18盏;购置垃圾桶20个,村主线新建垃圾池8个,村容村貌有了明显改善。

2018年来,陈峰从完善基础工作入手,联系有关单位,帮助规范化整理贫困户建档立卡资料和帮扶包,重新制作帮扶联系人公示牌。强化走访入户工作,完善信息,提高满意度到任以来,对2018年拟脱贫的83户贫困户进行循环走访,注重贫困户扶志启发,引导贫困户主动脱贫;并对2014-2017年已脱贫的贫困户进行全覆盖走访,了解关心他们目前家庭生产和生活情况。对于常年外出的农户进行电话走访,提高知晓率。在走访群众过程中,宣传党的扶贫政策,让群众感知党的温暖,并注重晓之以理,积极引导,化解矛盾和不满情绪;对涉及贫困户所反映的问题要求村或帮扶联系人及时处理;对于村民要求解决如集资修路等诸多过去村事务性的问题,依据相关政策予以解释,并及时反馈给村予以处理。对于工作专班督查涉及驻村工作队的问题,做到立行立改,力争达到全村村民对他的工作支持和满意。针对村人口较多,居住分散,农村留守老人、文盲或半文盲人数也较多。根据县委的要求,村及时组织开展扶贫夜校30余场次,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宣传脱贫攻坚相关政策,不但提升了全村群众对脱贫攻坚工作的满意度,更让群众了解党的富民惠民政策和脱贫攻坚工作的重大意义。
书生意气,挥斥方遒。陈峰扑下身子,熟悉村情;手握泥土,实干兴村;脚踏大地,产业扶贫,做了很多实事。现在的燃灯村,听到更多的是“这才是为群众办实事的好书记!”“组织派来的干部解决问题真是办到了心坎上!”“这个干部最接地气!”。(融媒体记者 司舜)

责任编辑:融媒体中心 汪媛


您的位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