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戏剧导演宋海明到罗汉尖革命根据地采风
融媒体讯 近日,中央电视总台《三农之声》导演、影视戏剧导演、资深媒体人宋海明,不畏高温酷暑,在安庆市文联副主席姚岚、北浴乡乡长郭芳红陪同下深入北浴乡罗汉尖革命根据地采风、走访。
罗汉尖位处皖鄂两省蕲春、黄梅、太湖、宿松四县交界之衢,主峰海拔1011米,素有“大别南来第一峰”之称,罗汉尖及周边地区在大革命、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都有着光荣革命历史。早在20世纪20年代,这里就在传播共产主义思想,建立党组织;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属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组成部分。1935年9月,红28军政委高敬亭、皖西特委书记徐成基派汪少川带便衣队的罗汉尖地区开展革命活动,1935年12月,“大中华抗日救国军”在罗汉尖正式成立,朱育祺(又名朱超云)任司令。同时组建便衣队,汪少川任队长。部队很快发展到1000余人。同时在罗汉尖周边地区建立和发展党组织,建立地方武装,对外称大中华抗日救国军,实际上是红军。建立工农民主政权,组建农会、儿童团、交通站等组织,创办兵工厂,制造罐子炮、大刀、长矛等;建立山林医院,医治救护红军伤病员。在这片红色革命热地上涌现出朱育祺、朱赛英、吴应典等无数革命烈士、仁人志士,为建立和巩固罗汉尖革命根据地作出了重大贡献,在宿松人民革命斗争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
为了传承和弘扬红色文化,罗汉尖革命根据地纪念馆自2019年8月1日建成开馆,到目前已接待人员300余批次,4000余人次参观和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先后被团省委授予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安庆军分区国防教育基地,安庆师范大学爱国主义教育实践基地,徽商职业技术学院爱国主义教育实践基地,县委组织部、县委党校学员教育培训基地,北浴乡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为社会各界接受红色教育和传承提供较好的基地和平台。
宋海明导演怀着对革命先烈的无比崇敬和对罗汉尖革命根据地红色文化的浓厚兴趣,实地察看了罗汉尖革命根据地纪念馆图文展馆、革命历史文物陈列馆,详细了解地下交通联络站、烈士墓地、山林医院遗址、思恩洞、兵工厂遗址、战场遗址、卡子门旧址、大炮阵地旧址、红军路旧址、红色苏维埃办事处旧址等,走访、慰问了红军地下交通站负责人朱赛英烈士的儿子吴朝进,详细询问了朱赛英烈士的生平事迹。
朱赛英是我党领导下的反蒋抗日武装—一大中华抗日救国军的地下交通员,1936年4月5日,为了保护红军,坚贞不屈,被国民党反动派杀害。
宋海明导演被朱赛英烈士不怕牺牲、为了党和人民、为了红军不怕牺牲、勇于付出生命的高尚行为深深地震动,认为朱赛英烈士这种不畏艰难、自强不息、砥砺前行的革命意志,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并对依托罗汉尖革命根据地红色资源优势,对罗汉尖革命根据地红色文化的开发利用提出了建议,并表示,将尽快将朱赛英烈士的事迹搬上荧屏。(通讯员 虞太文)

责任编辑:融媒体中心 汪媛


您的位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