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热点 > 部门 >正文

AI赋能科创教育注入新动能

【 字体:    稿件来源: 县教育局  作者: 黎泽斌   时间:2025-10-16 16:03:59   

  宿松融媒讯 为深入贯彻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推动人工智能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10月9日至14日,宿松县“2025年义务教育学校科创培训班”在浙江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成功举办。来自全县义务教育学校的科学教育分管校长及骨干教师等共80人参加了培训。

  本次培训依托“一线名师+高校专家+科创企业导师”多元师资团队,构建了“思想引领+教学应用+技术实操”课程体系,内容涵盖AIGC(生成式人工智能)的理论基础、工具实操、教学设计与伦理思考等多个维度,通过“理论授课+现场教学+校地交流”等沉浸式研修,为我县科创教育注入新动能。

  培训中,杭州教育科学研究院教研员吕宇飞以《人工智能背景下生成式AI的理解与课堂教学应用》为题,系统讲解了大模型技术的发展现状与教育应用场景,介绍了DeepSeek、讯飞星火、智谱清言等国产AI工具的教学功能;华东师范大学信息技术学院工程师姜冰倩在《AIGC赋能教师工作的N种方式》中,强调了“明确指令、迭代优化、批判验证”三大使用法则,指导教师将AIGC有效融入教案设计、课堂互动与资源开发;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教研员王小明围绕《DeepSeek+使用方法及其教学应用典型案例》,详细讲解了提示词构建技巧、人机对话逻辑及多工具协同工作流,帮助教师提升教学资源制作效率与精准教学能力。

  培训不仅聚焦技术应用,更注重教师队伍思想建设。浙江大学党委教师工作部副部长徐洁围绕“践行教育家精神”,解读习近平总书记“重师、尊师、强师、严师”要求,结合师德警示案例,强调教师需坚守“启智润心、因材施教”的育人初心;浙江大学教授任沁源则从AI伦理视角出发,探讨人工智能在教育中的数据隐私、算法公平与人机协同等关键议题,引导教师理性看待技术赋能与教育本质的关系,确保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健康发展。

  为增强学习体验,培训班还组织了多场现场教学与校际交流。学员们先后走进浙江省科技馆、杭州未来科技城海创小学、萧山区金惠初级中学及浙江大学校史馆,亲身体验人工智能在科普教育、双师课堂、校园管理等方面的创新实践,强化“求是创新、严谨治学”精神传承,深化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认知。在“科创先锋 宿松做法”交流会上,二郎中小、实验中学、城关初中、华亭中小等学校分享了基于地域特色的科创教育路径,展现了宿松县“因地制宜、扎根实际”的科学教育探索。

  结业时,学员们普遍反映,通过本次培训实现了“从陌生到理解、从顾虑到接纳”的认知转变,不仅掌握了AI工具的基本操作与教学设计方法,更坚定了以技术创新推动教育改革的信心。大家纷纷表示,将把所学所思转化为教学实践,积极构建“师—生—AI”协同的新型课堂,提升教学效率、减轻教师负担,推动学校教育数字化转型升级。

  此次培训是上海证券交易所连续11年来帮扶宿松教育的项目之一。培训以“人工智能+教育教学”融合实践为核心,通过推动AI技术落地学科教学、赋能科创实践,为宿松培育“能扎根、可成长、有创新”的科创管理及教学队伍,为县域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动力。(通讯员 黎泽斌)

责任编辑:李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