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松孚玉派出所:深耕特色警务 绘就平安画卷
宿松融媒讯 地处皖鄂交界的安徽省宿松县孚玉镇,是全县政治、经济、文化核心区,人流物流密集,治安防控压力突出。近年来,宿松县公安局孚玉派出所锚定“平安建设”核心目标,传承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以“特色警务”为破题关键,打出打防管控“组合拳”,先后斩获12项省市级荣誉,3次荣立集体三等功,为辖区高质量发展筑牢安全屏障。
“一室两队”激活警力效能
孚玉派出所下辖9个社区,行业场所密集、流动人口较多,“人少事多”曾是制约警务工作的瓶颈。2022年,该所抢抓县局“一室两队”试点机遇,重构“综合指挥室+社区警务队+执法办案队”勤务模式,建立“小头脑指挥大手脚”警力配置体系。
综合指挥室作为“中枢大脑”,每周开展警情研判,精准圈定治安乱点,动态调整巡逻路线;社区警务队下沉一线,街面见警率显著提升;执法办案队专攻案件攻坚,依托所内执法监督周会,及时整改案件办理、接处警等环节问题,倒逼办案质效提升。
“警力跟着需求走,干事才有准头。”所长唐慧生表示,新模式实现人岗相适、各司其职,最大限度发挥警力效能。今年1至9月,该所破获刑事案件、查处行政案件及抓获违法犯罪嫌疑人数,较2024年同期均大幅增长,辖区治安态势持续向好。
“五治”融合化解矛盾纠纷
孚玉派出所将“情、理、法、德、信”五字贯穿矛盾纠纷化解全过程,秉持“查早、管小、化快”原则,联动多部门构建闭环机制,从源头遏制“民转刑”风险。
黎明社区胡某与田某因空地使用权争执多年,社区、镇干部多轮调解无果。该所接手后,组建“亲友+调解员+律师+乡贤+民警”专班:亲友动之以情讲邻里关系,调解员晓之以理分析症结,律师释之以法明确权益,乡贤引之以德倡导和睦,民警诺之以信保障公正。多股力量协同发力,成功化解这起陈年纠纷。
为实现矛盾“早发现、早处置”,该所常态化开展“敲门行动”,通过“相约警务室”拓宽排查渠道;建立矛盾台账,对重点线索定期清查;发动网格员、治安积极分子收集线索,根据纠纷类型灵活采用单独调、联席调等方式破解难题。连续三年,该所矛盾纠纷化解率超96.3%,未发生一起民转刑案件和群体性事件。
“十户联防”筑牢街面防线
林园步行街、林园广场是宿松县城核心商圈,聚集223家餐饮、鞋服零售等商铺,日均人流量8000人次,节假日高峰期超3万人次,治安防控难度大。2022年10月,孚玉派出所在县局支持下,在此试点“十户联防”机制,激活商户自治力量。
该所按商铺位置划分联防小组,每十家相邻商户为一组,通过“商户推荐+派出所考察”选任责任心强、熟悉周边情况的联防长,为其配备防暴棍、钢叉、强光手电等器材,并定期组织应急演练,由民警现场传授防暴处突、调解技巧。
“哨声就是指令,微信群就是战场。”联防长张大姐介绍,遇顾客纠纷、可疑人员等情况,联防长第一时间吹哨示警,周边商户持器材增援,同时在联防微信群发布现场信息。今年6月,一起消费纠纷引发肢体冲突,联防小组2分钟控制现场,为民警处置赢得时间。
“以前遇闹事只能硬扛,现在街坊互帮,安全感足了。”商户王师傅说。商户主动参与日常巡查,商圈扒窃、占道经营问题明显减少,试点区域警情同比下降28%,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网上巡控”织密平安网络
孚玉派出所依托科技赋能,构建“网上巡控+地面防控”立体治安防控体系。辖区布设300余个高清监控探头,实现街巷、校园、商超、医院等关键部位全覆盖;视频指挥室24小时专人值守,外勤民警配备4G执法记录仪,实时传输接处警、巡逻音视频,便于指挥室远程调度、快速响应。
今年3月,视频巡控发现一名老人在林园广场迷路,因言语不清无法提供家庭信息。指挥室立即调度附近巡逻民警处置,同时通过监控回溯老人行走轨迹,联动社区网格员排查,仅15分钟便联系上家属,将老人安全送回。
此外,该所搭建“警民议事群”“警企联系群”,整合社区干部、网格员、企业安保、江淮义警等力量,形成“群众上报——平台流转——民警处置——结果反馈”闭环机制。今年以来,通过视频巡控找回走失人员40余人、丢失物品160余件,查破现行案件70余起,以科技之力守护辖区安宁。(通讯员 孙春旺)
责任编辑:姚翠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