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住建局“多管治污” 畅通“城市地下血脉”
宿松融媒讯 近年来,安徽省宿松县住建局聚焦“城市地下血脉”做文章,积极推动城市建设高质量发展,取得明显成效。
一是污水“毛细血管”逐步梳理。坚持总体谋划、分年实施的原则,对建成年代早、存在问题多,居民改造意愿强、参与积极性高的小区优先安排改造。先后实施了汽运城老旧小区、钱家山花园老旧小区、互益纺纱厂宿舍、玉龙新村小区、路桥公司宿舍等多个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喜换新颜,投资近3000万元,惠及居民1010户,近5000位居民喜迁“新”居,同步强化背街小巷治理,全面梳理城区生活污水“毛细血管”,确保将居民生活污水全部接入市政污水管网,管控城区生活污水源头。今年又计划“换装”老旧小区10个,进一步提升人居环境,改善民生。
二是“静脉”分流改造加快推进。近年来宿松县住建局针对老城区排水体制落后,管网排水不畅等症结,陆续实施了人民路、振兴大道、明珠路、韩城路、园林路等多个改造项目。多点发力,几年接力下来,已完成城区近30公里的排水管网新改建工作,既提升了雨污分流改造比例,提高了污水收集率,又缓解了汛期管网压力,也同步增强了城市预防洪水内涝灾害的“本领”。同时已建成的白崖寨路5公里新建污水管网和钓灌渠城区段综合环境改造工程(一二期)5.6公里新建截污管网,将城区的污水管网延伸至高铁新区和经开区,打通了城区污水“任督二脉”。
三是排水“大动脉”动力显著提升。东线污水主管(孚玉路——污水处理厂)新建工程项目起点为孚玉东路与洋河西路交口,终点为污水处理厂进水泵房进水端,主要建设内容是新建城区东线污水主管,主管道全长约3.5km,投资4421万元,项目即将竣工验收。宿松路改造工程,投资1.63亿元,对全线3.5公里的排水管网进行改造,收集周边辐射区域支管网的污水量转输至城区生活污水处理厂进行集中处理。今年谋划了通德街南延伸工程,目前正在推进项目前期报建报批等工作,项目建成后,将会打通城区中部污水主通道,构建成东、中、西部“大动脉”+道路“静脉”+居民区“毛细血管”级配合理的污水系统新格局。
四是新城区管网“保鲜度”持续改善。防止新管网变旧管网,小毛病变大顽疾、好存量变差增量。2022年投资了600万元,实施了城区排水管网检测、清淤项目,对新城区这边200余公里的排水管网进行检测,下达“诊断书”,2023年依据“诊断书”,投资3000万元,推动实施了城区排水管网修复工程,将对前期“诊断”发现的小问题小毛病进行集中修复整治,保持新城区管网的“新鲜度”“保鲜度”。(通讯员 曹星星)
责任编辑:李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