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热点 > 部门 >正文

宿松:升学座谈会让“警志”一代代传下去

【 字体:    稿件来源: 县公安局  作者: 孙春旺   时间:2023-08-23 15:28:48   

  宿松融媒讯  “同学们,这个就是我们的警旗,上面这个是我们的警徽……”“你们知道为什么将红色作为警旗旗面的主色调吗?”8月23日,一年一度的民警辅警子女高考升学座谈会在宿松县公安局如期举行。与以往不同的是,今年的座谈会增加了向民警辅警子女讲解中国人民警察警旗知识环节。

  今年,宿松县公安局有20名民警辅警子女如愿考入各类高等学府。当日上午,20名即将步入高校深造的“准大学生”,在宿松县公安局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主任梅金翔等“五老”同志的带领下,参观了110接处警大厅、教育训练基地和禁毒基地,并参加了上午的座谈会。座谈会上,宿松县公安局党委副书记、政委、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名誉主任熊宏宇勉励各位同学,要做有为青年、有心青年和有畏青年,要发扬公安民警辅警子女的优良作风,把中华民族伟大精神传承下去,将自己的人生理想同国家命运紧紧连在一起,时时心系国家安危,做一个有理想、有追求、有品格、有灵魂的新时代青年。

  徐晨宇同学是宿松县公安局二郎派出所副所长徐明辉的儿子,今年以优异成绩被省外一所重点大学录取。对于徐晨宇同学来说,虽然今天不是他第一次走进警营,但意义非同寻常,因为他要作为全县公安机关民警辅警高考升学子女中的一员,受到宿松县公安局的祝贺,并接受县公安局为他颁发的助学金。同时,也有幸到县公安局多个重要场所进行参观。

  徐晨宇同学说,通过参观110接处警大厅、教育训练基地和县禁毒基地,他对县公安局的建设和发展有了一个更加全面、深入的了解,特别是通过聆听警察阿姨对中国人民警察警旗的设计理念、意义等知识的讲解,对警察这一神圣的职业有了更深的了解,那就是要始终保持绝对忠诚、绝对纯洁、绝对可靠的政治本色,要把守护百姓的安全始终扛在肩上。正是因为如此,他对人民警察这一职业,更加充满向往和崇敬,他将继续努力学习,希望在不久的将来也能成为一名人民警察,为家庭增光,为警营增光,为祖国建功。

  熊宏宇介绍说,在和平年代,公安民警是流血牺牲最多的一个职业群体,也是英雄辈出的一个职业群体。新形势下,公安工作任务繁重,加班加点、连续作战已成常态,承担照顾家庭、培养子女的重担,更多的压在了“另一半”的肩上。为落实落细从优待警工作,激发民警辅警工作热情,激励广大民警辅警子女好学上进、传承“警志”,2017年以来,宿松县公安局党委坚持每年举办一届民警辅警子女高考升学座谈会和落实助学金发放措施,至今已举办了七届。

  精神的传承,润物无声。在宿松县公安局党委的关爱和激励下,全县公安机关一大批民警辅警子女考入高等学府,有的成为国家栋梁之才,还有的子(女)承父(母)业成为公安战线的人民卫士。2017年以来,共有190余名民警辅警子女考入高等学府,其中7人成为人民警察。

  出生于1999年的陈柳,是宿松县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大队副教导员邓春花的儿子,2020年通过警校分配,成为安庆市公安局经开分局刑侦大队的一名刑警。

  陈柳说,他的外公邓国保生前也是一名人民警察,曾一直扎根山区,小时候,外公经常向他讲述从警的故事,让他孩提时就有了一个警察梦。

  三代为警,是梦想使然,也是“警志”传承。如今,年近五旬的邓春花和儿子陈柳在本职岗位上,始终用实际行动践行着人民警察的使命与担当,守护着一方百姓的安宁,也描绘了三代人传承与担当的“警”秀年华。

  人民警察,给人的感觉就是智慧、勇敢、干练,为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保驾护航。因此,这个职业让一代又一代的年轻人向往,尤其是民警辅警子女。在宿松县公安局,就涌现出了父子警察、夫妻警察、姐妹警察、兄弟警察等一大批特殊群体,成为警营里的一道靓丽风景线,也为推动基层公安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凝聚了一股股强大的力量。

  从冬蓝夏白的青春色彩,到身披橄榄绿的战袍,再到如今的藏蓝色警服。在“警志”的传承下,一代又一代宿松公安人,不畏黑恶黄毒、不惧光阴流转,始终不忘初心使命,默默地守护着宿松大地的和谐安详。这支队伍虽然不断更新接力,但守护人民群众的决心和意志从未动摇。在他们当中,有的家庭甚至是几代人接力从警,传承不息。(通讯员 孙春旺)

责任编辑:陶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