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庆晚报】年产量50万斤为100多人提供稳定就业岗位 500亩猕猴桃结出致富“金果果”
(全媒体记者 杨浔 通讯员 张晓珍 文/图)初秋时节,硕果飘香。作为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的宿松县许岭镇雨岭村,猕猴桃种植基地迎来丰收季。近日,记者走进基地,只见沉甸甸的猕猴桃挂满枝头,果香四溢。果农们穿梭林间,娴熟采摘,随后果实被运往分拣区,满园丰收的喜悦扑面而来。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根基,实实在在惠及了百姓,雨岭村村民王小棋对此感触颇深。自2014年家门口建起猕猴桃种植基地后,她便一直在基地务工,亲眼见证猕猴桃从“开花”到“结果”,更真切触摸到增收致富的希望。“我们五点多就来了,天气热,全家都来帮忙采摘。一年下来,收入增加了不少。”王小棋的话语里满是喜悦。
分拣区同样繁忙。传送带上,猕猴桃按大小自动分类,工人们细心检查每颗果子的品相,剔除有瑕疵的果实,优质果则被快速装箱打包。这些新鲜采摘的猕猴桃,一部分通过卡车运往上海、杭州的大型超市,另一部分则依托电商平台订单,直接快递到全国各地消费者手中。
“我们的果子都是现摘现发,冷链运输能保证新鲜度,很多回头客都说好。”中明生态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晓玉笑着介绍,仅在采摘季,基地每天就能发出上万斤果子。全年下来,基地能为周边村民提供1.5万人次的务工机会,每年至少为每人增加万元以上收入。
如此好口碑的背后,是基地始终坚持的精细化管理。“我们从一开始就坚持标准化种植,不用化肥,全用有机肥,连灌溉都采用智能滴灌系统,精准控制水量。”基地技术员张赛介绍,为保证果子绿色健康,病虫害防治也全程采用生物手段。
宿松红心猕猴桃富含维生素C等多种营养成分,果肉香甜细腻,适口性强且耐储藏,成了备受消费者喜爱的“宝藏水果”。
自2014年以来,许岭镇雨岭村及相邻的甘霖村猕猴桃种植规模不断扩大,从最初的几十亩发展到如今的500亩,年产量达50万斤。这一产业不仅为每村年均增加8万元村级集体经济收入,还为两村共100多人提供了稳定就业岗位。如今,猕猴桃已成为致富的“金果果”,为两村村民拓宽了增收渠道,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满满活力,“遍地开花”的产业愿景真正结出了“遍地结果”的丰硕成果。
责任编辑:姚翠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