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山街道:农村道路管护 按下乡村振兴“加速键”
宿松融媒讯 一直以来,龙山街道把农村道路保障作为促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着力构建农村公路管护长效机制,抓重点、强措施、促落实,按下乡村振兴“加速键”。
健全机制,压实工作责任。建立健全道路交通安全组织领导体系,明确街道、村社、养护人员三级管护职责,根据辖区内农村公路等级、数量和管护任务,细化责任清单,分级划分责任区,确保道路交通安全各项工作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形成综合管理合力。同时成立农村公路管理办公室,负责统筹协调、监督考核和资金管理。各村(社区)作为责任主体,具体负责辖区内道路的日常巡查、小修保养和组织协调。
定期排查,巩固管护成效。组织精干力量对辖区内易遭水毁的路段、桥涵、防护设施等开展大排查行动,重点对临水、临崖、急弯、陡坡等危险路段进行全面整治,建立道路交通安全隐患治理台账。养护人员定期对路面进行清扫保洁,及时清理边沟、涵洞淤塞,确保排水畅通;对出现的路基坍塌、路面坑槽、裂缝等情况,做到“早发现、早处治”。同时,高度重视安防设施维护,定期对交通标志、标线、护栏、警示桩等进行排查、清洗、修复或更新,消除安全隐患。
创新方式,共建平安交通。利用微信等线上平台,及时发布道路交通安全知识、交通法律法规和安全警示宣传信息等,提升群众对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的知晓度,进一步增强群众的道路交通安全意识。线下通过悬挂宣传横幅,发放宣传手册等形式,持续提升农村面包车、农用车、摩托车驾驶人等主要群体的道路出行安全意识。同时创新“路长制+村民自治”模式,通过“一事一议”、村规民约等方式,引导沿线村民认养路段、参与监督、投工投劳,将爱路护路要求融入日常,变“要我做”为“我要做”,形成了人人关心、支持、参与农村道路管护的良好氛围,共同营造安全顺畅的道路交通环境。(通讯员 陈媛媛)
责任编辑:朱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