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塌乡:多点发力战旱情 为民解忧保民生
宿松融媒讯 入夏以来,持续晴热少雨天气席卷河塌乡农田干裂、水源趋紧,群众生活用水与农作物灌溉面临双重考验。面对严峻旱情,河塌乡人民政府迅速吹响抗旱“集结号”,坚持“防旱未然、抗旱及时”工作原则,统筹水源调度、设施建设与民生服务,用精准施策与务实行动,全力守护群众“水缸满”、保障农田“禾苗绿”,坚决筑牢民生用水与农业生产安全防线。
下好“先手棋”,设施先行筑根基
河塌乡立足旱情预警,提前谋划抗旱基础设施建设与维护,将“被动应对”转为“主动防御”。一方面,乡水利站组织专业队伍对全乡抗旱井、抗旱水库进行全面排查检修,清理水库库底淤泥、加固坝体,同步新挖抗旱井15口,确保水源储备充足;另一方面,对辖区内灌溉管网、抽水泵站等设备进行维护保养,更换老化部件30余处,保障供水设备“战时”能高效运转。同时,乡水利站联合农技站提前制定灌溉用水计划,根据各村农田分布与作物需水情况,划定抗旱井、水库供水覆盖区域,构建“多点供水、分片保障”的水源网络。截至目前,全乡抗旱设施已覆盖农田超16000亩,为后续抗旱工作筑牢“水源屏障”。
打好“主动仗”,疏堵结合保畅通
针对旱情发展,河塌乡主动出击,以“清淤修渠”打通灌溉“动脉”,以“动态调度”优化水资源配置。乡党委、政府牵头联合宿松县首创供水有限公司河塌水厂成立“抗旱突击队”,组织党员干部、志愿者与群众共同参与灌渠清淤工作,重点清理老旧渠道内的淤泥、杂草与建筑垃圾,累计完成15公里灌渠清淤,修复破损渠段5处,让“堵水河”变“通水河”。同时,建立“每日旱情会商”机制,安排专人实时监测花亭湖引水量、水源储备情况,通过“先保生活、再保生产”的原则,动态调配抗旱水库、抗旱井水资源,优先保障再生稻、蔬菜等经济作物灌溉需求。此外,还开通“抗旱热线”,及时响应群众用水诉求,累计解决灌溉难题46件,确保抗旱措施精准落地。
布好“防护网”,服务兜底暖民心
为保障特殊群体用水需求,河塌乡聚焦“民生底线”,织密抗旱服务“防护网”。一方面,开展“敲门行动”,组织村干部、网格员对辖区内独居老人、残疾人、偏远村组农户等群体进行全面摸排,建立400户缺水群众台账,明确用水需求与送水频次;另一方面,组建由洒水车、应急车辆组成的“流动送水队”,按照台账定期上门送水,每天送水量20吨,同时帮助群众检修家用取水设备、更换老化水管,累计送水超50车次,惠及群众1200余人次。此外,工作人员在送水过程中同步宣传节水知识,引导群众科学用水、节约用水。既解“燃眉之急”,又传“节水经”。截至目前,全乡未出现群众用水断供、大面积作物受旱情况,抗旱工作既有“力度”更有“温度”。
当前,河塌乡抗旱工作仍在持续推进中。下一步,乡党委、政府将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和旱情发展,动态调整抗旱措施,全力保障群众生活用水和农业生产用水,以实际行动守护群众“粮袋子”、稳住民生“基本盘”、筑牢农业生产“安全线”。(通讯员 占国强)
责任编辑:李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