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乡镇 > 河塌 > 基层动态 >正文

河塌乡:严把“四道关”筑牢档案规范化管理根基

【 字体:    稿件来源: 河塌乡  作者: 贺萍   时间:2025-08-06 16:46:28   

  宿松融媒讯 档案是历史的见证,是工作的基石。为提升档案管理规范化、现代化水平,河塌乡严格贯彻落实《机关档案管理规定》,聚焦“收集、整理、审核、管理”关键环节,精准施策,推动档案管理工作提质增效,让沉睡的档案焕发新活力。

  严把“收集关”,实现档案归集“全覆盖”。该乡制定《档案分类编号方案、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档案保管期限表》,明确八大类归档范围,为档案收集划定清晰“边界”。创新推行“部门自查+专人核查”双审机制,对1983-2023年度各部门档案材料开展“拉网式”排查收集,按年度、类别、重要程度统一规范整理入盒。目前已完成文书档案、专业档案及基建档案分类整理,实现“应收尽收、应归尽归”,从源头确保档案材料不缺项、不漏项。

  严把“整理关”,推动档案存放“有序列”。严格执行《归档文件整理规则》,构建“年度-保管期限-机构(问题)”三级分类体系,让档案整理“各就其位”。配备专职档案员严把接收关,投入专项经费,购置档案盒、目录册、印章等标准化装具,确保档案装订整齐、编号准确、目录清晰。截至目前,1983-1999年度文书档案已整理归档112卷,2000-2023年度文书档案整理归档9390件,专业档案整理归档408盒14700件,基建档案75盒153卷,档案数字化率达34%。

  严把“审核关”,确保档案质量“零差错”。建立健全档案质量管控机制,先后4次邀请县档案馆专家现场指导,组织专项培训1场次,48名业务人员参训提升专业能力。重点围绕档案内容、卷内目录、归档文件及备考表等关键要素,开展完整性、准确性、系统性审核,全力保障归档文件合格率达100%,为档案高效利用夯实质量根基。

  严把“管理关”,提升档案利用“高效能”。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及相关规定,对30年保存和永久保存的文书档案全面实施电子化扫描加工,按保管期限分类归档、编印目录,实行“专柜存、专人管”。这一举措既提升了档案检索的便捷性,又增强了档案安全存储能力,让“沉睡”的档案变为可随时调用的“活字典”。

  “档案管得好,工作才能行得稳。” 下一步,河塌乡将持续巩固档案规范化管理成果,不断优化档案管理机制,提升档案服务效能,让档案工作在服务发展、留存历史中发挥更大作用。(通讯员 贺萍)

责任编辑:李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