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乡镇 > 汇口 >正文

汇口镇:雁口夺粮保丰收

【 字体:    稿件来源: 汇口镇  作者: 王斌   时间:2023-02-09 16:10:49   

  宿松融媒讯 这几天,位于汇口镇曹湖村的桂忠家庭农场主吴爱忠一吃过早饭,就会准点到自己承包的千亩麦田值守,因为按照规律,每天上午成群结队的大雁又要到这一带游荡,一落下来,就要祸害麦苗。“没有办法,大雁是国家保护动物,不能动它,但粮食生产同样重要哦,所以只能采取驱赶的笨办法。”吴爱忠无奈地表示。像老吴这样的情况,在整个沿江麦区,不是个别现象,每天都有大部分种麦大户不是正在田里驱赶大雁,就是在去田里驱赶大雁的路上。

  近年来,宿松县沿江洲区就有成为大雁天鹅等候鸟越冬场所的趋势,去年入冬以来,迹象更为明显,前江后湖到处都是成群结队的大雁在活动。不是在湖边浅水滩嬉戏,就是飞到庄稼地吃麦苗。好像知道有法律保护他们一样,这些候鸟根本不怕赶鸟的人。“不追到近十米距离它们根本不动,”辉煌家庭农场的刘成兰说,“最先还可以是从我家地里赶到别人家地里,现在只能是从我家这块地里追到我家那块地里。种个麦子还要天天赶鸟,真是前所未有、闻所未闻。”

  大雁天鹅等候鸟能在本地越冬,这确实是生态环境变好的表现,也体现了整个社会对候鸟等野生动物的保护意识增强。在游客眼中,这无疑是美景,但对农业生产者来说,却是苦不堪言。这些大雁由于数量众多,取食能力极强,一落一大群,犹如一片乌云压下来,短短半个小时,就能把落脚的一大片小麦吃个精光。“这些大雁还喜欢在同一个地方,赶走又来。所以出现很奇怪的现象,有的地里的小麦被吃的光秃秃,有的地里的小麦却毫发无损。”三洲村种植大户鲍光生说。

  面对大雁成灾的局面,除人工驱赶外,老百姓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有的是放炮仗,把整盒的礼花炮拆开,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单个朝大雁方向冲放,连放两个能管一个上午;有无人机的就用无人机驱赶,无人机飞行时发出的超声波,大雁非常惊恐,飞机还没飞到,雁群会迅速逃离这个地方;三兴村的杨求斌则把龙虾田驱赶白鹭的方法借用起来也很有效,具体做法是每隔15到20米拉一根相对绷紧的尼龙丝绳,微风吹过会发出一种人耳听不到的哨音,大雁就不敢落到有这个设施的麦田里。实际上,这个方法亩均成本不到一元,能管一个生产季节,所以最经济实用,值得推广;在永天圩的三洲村则把承包大户组成几个护粮小分队,大家轮流值班、协同作战。

  现在立春已过,小麦开始进入返青拔节期,据汇口镇农技站技术人员介绍,冬前麦苗如果被大雁吃了,只要有根在,撒撒肥料还能生长出来,但现在开春麦苗如果被吃成光蔸,就难得长起来,即使长起来了也赶不上季节了,会造减严重减产。所以要想尽一切办法,确保麦苗不能再等大雁吃了。

  汇口镇全年种植小麦6.5万亩,除了村庄附近地块外,大部分麦田都被大雁光顾侵害过,实际上整个沿江洲区三乡镇一农场近30万亩麦田都面临同样的困扰。根据资料,大雁最迟要到3月中旬才会迁出本地,也就是说,雁口夺粮任重道远。

  作为政府,实际上早就关注到这个问题了,县林业局作为政府主管部门,一直在研究如何减轻因保护野生动物造成的农(林)作物损失的措施,除了积极做好防范知识宣传工作外,2022年9月还以政府购买保险形式对全县范围内野生动物造成的农(林)作物损害进行投保。全县总保险金额800万,赔付标准每次每户损失保额1.5万,每次事故免赔额200元,按损失比例赔付。所有受野生动物造成农(林)作物损失的单位和个人可以直接向投保的保险公司报案,申请理赔。(通讯员 王斌)


责任编辑:朱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