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明社区公共文化空间:夏日里的“幸福港湾” 绘就全龄美好画卷
宿松融媒讯 一直以来,孚玉镇黎明社区公共文化空间里始终暖意融融。这里凭借舒适凉爽的环境、多元贴心的服务,成为居民休闲、学习、社交的“热门打卡地”,更以“全龄友好”为核心定位,精准对接孩童、老人等不同群体需求,让公共空间变身夏日里的“幸福港湾”,绘就出老少同乐、邻里和美的社区生活图景。
清凉书屋:筑牢暑期学子“学习避风港”
“一到暑假,孩子就爱来这儿看书,既凉快又能学知识,比在家看电视强多了!”居民李女士送孩子到社区“太白书屋”后,笑着向工作人员说道。
作为社区公共文化空间的核心区域,“太白书屋”藏书量达5300余册,文学名著、科普读物、历史传记、生活技巧类书籍一应俱全,从学龄前儿童喜爱的彩色绘本,到中学生钻研的经典名著,再到成年人偏好的休闲读物,实现“全龄阅读需求覆盖”。暑期以来,书屋日均接待读者超50人次,孩子们或围坐书桌翻看绘本,或伏案研读课外书籍,偶尔轻声交流阅读心得;不少家长也会陪同前来,在书架旁挑选书籍,与孩子共享亲子阅读时光。清凉的冷气、浓郁的墨香,让这里成为暑期学子躲避酷暑、充电学习的“理想栖息地”。
特色课程:破解家长“暑期托管难”
“小朋友们,过马路时要记住‘一停二看三通过’,不能在马路上追逐打闹哦!”8月8日,社区多功能厅内,民警志愿者正为20余名孩子开展交通安全知识讲座,通过动画短片、互动问答等形式,让孩子们轻松掌握安全常识。
针对暑期家长“上班没空管、孩子没人看”的难题,黎明社区依托公共文化空间,邀请民警、教师、大学生志愿者等组建“暑期服务团队”,精心设计公益课程。除交通安全讲座外,还设置传统剪纸体验课、趣味手工绘画课等,让孩子们在动手实践中收获知识、拓宽视野。截至目前,社区已开展各类暑期公益课程18场,覆盖学生280余人次,将公共文化空间打造成家长放心、孩子喜欢的“爱心托管班”。“社区的课程特别实用,孩子不仅学到了知识,还认识了新朋友,我们上班也能安心了。”居民王女士的话语,道出了不少家长的心声。
多功能厅:搭建老年群体“幸福栖息地”
与书屋的静谧不同,社区公共文化空间的多功能厅下午总是热闹非凡。每天15时许,悠扬的音乐准时响起,辖区退休职工组成的舞蹈队便会身着统一服装,伴着《家乡美》的旋律翩翩起舞,旗袍裙摆随舞步轻扬,尽显老年风采;一旁的休息区里,几位老人围坐在一起,或喝茶聊天、话家常,或翻看报纸,交流见闻,偶尔传来阵阵笑声。除日常休闲外,社区还依托该空间,结合元宵、端午等传统节日,组织包汤圆、包粽子、书画展览等民俗活动,让老人们在参与中感受传统文化魅力,实现“老有所乐、老有所为”。
“公共文化空间不仅是‘避暑场所’,更是连接居民情感、丰富精神生活的‘纽带’。”黎明社区党总支书记朱彩莲表示,下一步,社区将继续围绕“全龄友好”理念,优化空间环境、创新服务形式,推出更多贴合居民需求的活动,让公共文化空间真正成为“一老一少”互动交流、邻里共享的“幸福驿站”,为建设和谐美好社区注入更多文化活力。(通讯员 鲍官菲)
责任编辑:朱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