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乡镇 > 复兴 > 乡村振兴 >正文

复兴镇:高梁红满天 粮农笑开颜

【 字体:    稿件来源: 复兴镇  作者: 龚金石   时间:2025-09-17 09:36:57   

  宿松融媒讯 秋收时节,迎来高粱丰收,沉甸甸的高粱穗低垂着,火红一片,复兴镇农业农村服务中心正全力开展机收工作,为高粱顺利归仓提速增效。

  近日,在同兴村高粱种植基地,连绵成片的高粱穗子在微风下轻轻摇曳,只见农机手们熟练地驾驶着联合收割机,所到之处,高粱穗被快速“吞”入机器,脱粒后的高粱籽从机器后端倾泻而出,装入一旁的运粮车,俨然一幅壮美的丰收画卷。

  正站在田间地头,种植大户王平和看着自家地里的高粱,笑得合不拢嘴。“今天,我安排了5台收割机同时进行收割,一台收割机一天可以收20亩左右,种植的700余亩高粱几天就能收割完。”王平和开心地说道。

  “现在我们都是采用现代化农业模式,高粱实现了播种、植保、收割的全过程机械化,种植、管理、收割也都是雇佣的本地村民,经过精心管护,亩均产量达到了800斤左右,按现在烘干粮收购价每斤1.8元计算,全镇3.2万亩高粱产值在4800万元左右。”复兴镇农业农村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说。

  得益于高标准农田建设,全镇土地宜机化率达到90%以上,为高粱生产机械化作业、规模化生产创造了有利条件。“用收割机10多分钟就可以收1亩地,比以前快多了。”看着来回穿梭的收割机,种植高粱多年的村民杨东求赞叹不已,深感农业机械化发展带来的便利。

  高粱丰收的背后,不仅有机械的高效助力,也离不开产业链条的坚实保障。近年来,复兴镇积极采取“订单高粱”生产模式,通过产销对接方式,有力解决了种植户产量不高、销路不畅的问题,实现了以销定产、以销促产,种植户干着放心有保障,企业也能连续不断生产、销售,解决货源不足的烦恼,形成一个产业链条,让农业生产迈入了良性循环。

  在高粱产业的发展过程中,复兴镇还鼓励并引导农民调整种植结构,探索出了“农户+农户”“企业+村集体+农户”等多种带动模式,镇内高粱种植产业蓬勃发展,种植面积日益扩大,现已成为群众增收致富新渠道,10个村(社区)集体经济逐步壮大,多元化产业新格局正逐步形成。

  下一步,复兴镇将继续做好产业结构调整,转变传统农业经营理念,引导群众走农业产业化、规模化发展道路,大力发展高粱种植。不断引进“订单农业”,发展订单种植,用好高标农田,确保“建成一亩、见效一亩、管好一亩”,长期持续发挥高标准农田建设的综合效益,推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壮大。(通讯员 龚金石)

责任编辑:朱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