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教育学校 >正文

乡土课程搬上全国教博会 二郎中小“问稻”实践引关注

【 字体:    稿件来源: 融媒体中心  作者: 虞恒、吴琴   时间:2025-11-21 09:35:17   

  宿松融媒讯 11月17日,第七届中国教育创新成果公益博览会在珠海国际会展中心圆满落幕。本届教博会汇聚了全国27个省份、66所高校的教育智慧,展出1386项优质教育创新成果。宿松县二郎中心小学的“问稻·得道——农村小学在地化科学教育的实践与探索”成果以其鲜明的乡土特色和扎实的实践成效,在展会上引发广泛关注。

  展会上,二郎中小展区设计别具匠心。师生共同手绘的“一粒米的成长”画卷,生动呈现从浸种、育秧到收割的完整农事过程;展台上不仅陈列着八年探索培育的优质稻米,还有师生利用“问稻实验田”的稻草手工编制的草帽、蒲团、蓑衣等文创作品;孩子们亲手制作的微型犁、耙等传统农具模型,为展区增添了浓厚的农耕文化氛围。

  二郎中小展区人气旺盛,来自全国各地的教育工作者和参展观众纷纷驻足。不少人对充满乡土韵味的蓑衣、草帽表现出浓厚兴趣,现场体验“披蓑戴笠”的农耕乐趣。“将稻田搬进展会,把课堂融入生活,二郎中小的实践让我们看到了农村小学科学教育的无限可能。”一位来自贵州的农村校长在参观后深有感触地说。

  展会期间,二郎中小团队制定了科学的分工方案。接待组教师坚守展区分享教育经验,学习组教师积极考察各地科创教育创新做法。另有教师代表参与高峰论坛,与业内专家进行深度交流。

  该校负责人表示,未来将以此次教博会为契机,吸收借鉴各地先进理念,持续深化在地化科学教育实践,让乡土资源成为滋养学生成长的丰厚土壤。

  据悉,本届教博会共举办千余场工作坊,为全国教育工作者提供了广泛的交流平台。二郎中小的展出成果,为农村学校开展特色科学教育提供了可借鉴的范例。(融媒体记者 虞恒 通讯员 吴琴)

责任编辑:李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