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科技馆成“第二课堂” 沉浸式实践点燃学生创新梦
宿松融媒讯 为激发青少年科学兴趣、提升科技素养,城关初中充分盘活校内科技馆资源,将科普教育与日常教学深度融合,打造沉浸式、互动式科学实践平台,让学生在亲手操作、主动探索中感受科学魅力,点燃创新梦想。
日前,记者走进该校科技馆,地理教学区域内的互动场景格外生动。课堂上,老师手持七大洲、四大洋立体地球仪,引导学生触摸板块边界纹路,结合一旁的地形剖面图,直观讲解洋流运动如何影响大陆气候。学生们围在地球仪旁,时而俯身观察,时而互相讨论,原本抽象的地理知识,在触摸与观察中变得清晰易懂。
除地理教学区外,科技馆内其他区域同样是学生探索科学的乐园。从力学原理演示装置到电磁现象互动展品,从生物标本观察台到简易机器人操作平台,各类科普设备覆盖多学科领域。学生们可以亲手操作杠杆模型感受力的平衡,通过电路拼接实验理解电流原理,在与展品的互动中,将课本上的公式、定理转化为可感知的现实,逐步建立对科学的全新认知。
“我觉得科学不只是课本里的公式和定理,它是一门特别贴近生活的学问。”城关初中学生汪璟宸分享道,“科技馆让我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科学,科学还能启迪思维,今后我要好好学习,长大后成为一名创造型人才,为社会作贡献。”
据了解,该校始终秉持“以实践育兴趣,以兴趣促创新”的科普教育理念,推动科普教育常态化开展。
“开展科普宣传不是简单的知识灌输,更多的是让孩子们在‘玩中学、学中悟’。”城关初中学党支部委员刘小娟表示,学校充分利用社团课程对学生进行科学知识的宣传。通过实践体验和互动式科普来激发孩子对科学的兴趣,让他们感受到科学的魅力。(融媒体记者 张晓珍)
责任编辑:李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