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松县市场监管局:学纪正风强担当 为民解忧践初心
宿松融媒讯 “这面锦旗,不仅是群众的认可,更是对我们严守纪律、为民服务的鞭策。”日前,宿松县市场监管局隘口市监所负责人收到群众送来的印着“尽职尽责暖人心严谨高效办实事”的锦旗,感慨地说道。
近日,宿松县市场监管局隘口市场监管所成功化解一起老年人高价购买净水器的消费纠纷,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基层市场监管人将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践行了“为民服务”的宗旨,展现了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的实际成效,交出了一份“作风硬、服务暖、成效实”的民生答卷。
以“三学”明纪律,让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入脑入心
全国两会后,宿松县市场监管局坚持把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作为作风建设的重要抓手,通过理论学习中心组、读书班、“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案例剖析会等形式,组织全员深学细悟中央八项规定精神。
一是“关键少数”领学,拧紧思想“总开关”。 局党组、党支部、各市监所都将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纳入年度学习计划,由局党组带头讲“廉政党课”,围绕“中央八项规定出台背景、核心要求、基层执法常见风险点”等内容,逐条剖析纪律“红线”。
二是“案例警示”促学,敲响行为“警示钟”。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专题学习会,组织全员观看《零容忍》等警示教育片,重点分析“执法过程中收受管理服务对象礼品礼金”“利用职务便利谋取私利”等基层易发问题和后果。“中央八项规定不是‘软约束’,而是‘硬标尺’。”“面对群众诉求,既要讲政策法规,更要讲纪律底线——绝不接受宴请、绝不收受财物。”学习会上局主要负责同志结合典型案例强调。
三是“实践课堂”践学,校准服务“坐标系”。 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将学习教育延伸至一线。在处理消费纠纷时,在一线执法时召开“现场教学会”,让年轻干部在实战中理解“严管”与“厚爱”的平衡。
以“三查”严监督,让纪律执行落地生威
县市场监管局坚持“严字当头”,通过“人员自查+交叉互查+群众督查”,构建全链条监督体系,确保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在执法过程中“不打折”。
一是“台账式”人员自查,查作风“漏洞”。 建立《问题查摆台账》,对照《违反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问题清单》《隐形变异的作风问题清单》、基层“四风”10种隐形变异表现、典型案例和各渠道收集的问题等开展查摆。全体人员结合自身工作全面查摆问题,见人见事见责任地深入查摆问题。
二是“谈心式”交叉互查,查问题“盲区”。从局长对分管、分管对所长、所长对一线人员采取"一对一""面对面"谈心谈话,当面指出问题。同时召开"吐槽大会",只讲"真心话""实在话",以当面谈当面说的方式互相提问题、剖根源。
三是“开门式”群众督查,查服务“温差”。 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积极征求群众意见建议。线上采用网络留言、民生热线、问卷调查等多种形式,广泛征求群众意见。线下召开企业代表开门教育座谈会,领导班子带头开展“访企入村”专题行动,实地走访调研。用群众督查这面“镜子”,照出了服务和执法中的细节短板。
以“三改举措”促提升,让纪律成果惠及群众
县市场监管局坚持“问题导向”,针对“三查”中发现的问题,以“即知即改、举一反三、长效常治”为抓手,推动作风转变与服务升级。
一是“即知即改”抓细节,让服务更“贴心”。将发现的问题纳入集中整治台账,针对性地开展集中整治。如“消费者咨询渠道不够畅通”问题,开通咨询热线提供“一对一”政策解读。利用“宿松有好市”微信视频号,发布相关趣味动画和政策解读。
二是“举一反三”补短板,让监管更“精准”。 针对部分商家“误导消费者”“虚假宣传”的共性问题,开展专项行动,重点排查“上门推销”“免费体验诱导消费”等隐患,责令整改虚假宣传行为。
三是“长效常治”建机制,让作风更“过硬”。 出台相关细则,让纪律要求“可视化、易理解”,将“廉洁执法”“文明服务”纳入绩效考核,与评优评先挂钩;建立“执法回访”制度,对消费纠纷调解结果进行电话回访。
学纪铸魂见实效为民服务显担当
从“被动学规”到“主动守纪”,宿松市场监管局将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的成果,转化为守护民生的生动实践。正如锦旗上写的——“尽职尽责暖人心 严谨高效办实事”,这不仅是对基层干部的赞誉,更是对新时代市场监管人“作风硬、本领强、敢担当”的最好诠释。
下一步,宿松市场监管局将持续深化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以更严的纪律、更实的作风、更优的服务,为群众筑牢消费安全防线,让“市场监管蓝”成为群众最安心的底色。(通讯员 杨鑫 吴其林)
责任编辑:杨刘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