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亭镇开展“构幸福家庭 促社会和谐”主题宣讲活动
宿松融媒讯 一直以来,华亭镇聚焦“党建引领+家庭文明建设”,通过搭建“家门口”宣讲平台、培育“乡贤+社工”调解队伍、完善家庭关爱服务机制,通过化解家庭矛盾纠纷、评选“文明家庭”“最美婆媳”等先进典型,基层治理效能显著提升。
8月13日上午,华亭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联合镇妇联、司法所在五谷村举办“构幸福家庭促社会和谐”主题宣讲活动。活动通过“理论宣讲+案例分享+互动答疑”的形式,吸引周边群众80余人参与,以“小家庭”的和谐助推“大社会”的稳定。
聚焦“家”主题,传递幸福“方法论”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幸福家庭是社会和谐的基石。”宣讲活动在妇联负责同志的动员讲话中拉开序幕。她结合镇域实际,从“家庭关系调适”“家风传承”“邻里互助”等角度切入,强调“构建幸福家庭既要靠‘小家’成员的用心经营,也需要‘大家’的支持引导”,号召全镇家庭以“小和谐”汇聚“大文明”。
振兴学校心理指导师黄菊带来《新时代幸福家庭的“三把钥匙”》专题讲座。从“沟通、陪伴、责任”三个关键词展开,结合农村家庭常见矛盾——如婆媳关系紧张、亲子教育焦虑、代际观念冲突等,通过情景模拟、互动问答等方式,现场传授“非暴力沟通技巧”“亲子共成长方法”“隔代教育共识达成”等实用技能。“原来和婆婆吵架是因为我没听懂她的‘话外音’,今天学会了‘观察——感受——需要——请求’的沟通公式,回去试试!”村民何大姐边记笔记边感慨。
融入“法”元素,筑牢家庭“防护网”
针对农村地区婚姻家庭纠纷、未成年人保护等问题,镇司法所所长石结民以《民法典与家庭幸福》为题,重点解读了婚姻家庭编中“夫妻财产约定”“赡养义务”“反家庭暴力”等条款,并结合近期调解的典型案例——如“因彩礼纠纷引发的离婚矛盾”“留守儿童监护缺失问题”——以案释法。“家庭矛盾不能靠‘忍’或‘吵’,学会用法律武器维护权益,才能让家更稳。”石结民提醒居民,镇村两级已设立“法律咨询窗口”和“家庭矛盾调解室”,随时提供免费服务。
镇妇联负责人邓顶峰还围绕“家风传承”分享感人故事:“我们镇破凉社区的李大爷家,三代同堂60年没红过脸,秘诀就是‘大事商量着办、小事包容着过’;五谷村的‘最美婆婆’张阿姨,把儿媳当亲闺女,带动了整个村民小组的邻里互助……”一个个发生在身边的“幸福样本”,让现场群众感受到“好家风”看得见、学得来。
互动“零距离”,激发参与“内动力”
活动现场设置了“幸福家庭承诺墙”,居民们纷纷写下“每天陪孩子读半小时书”“每周和父母通一次电话”“不参与邻里闲话是非”等具体承诺;“亲子默契大考验”“婆媳角色互换体验”等趣味环节,更让参与家庭在欢笑中反思相处之道。“以前总觉得‘幸福’是大事,今天才明白,一句暖心的话、一次主动的帮助,都是幸福的开始。”村民刘先生和妻子在体验环节后相视一笑。
据镇宣传委员介绍,此次宣讲是华亭镇“家风润万家”系列活动的第一站,后续将开展“最美家庭”评选、“家庭教育进网格”“矛盾调解志愿服务”等常态化活动,推动形成“以德治家、以爱暖家、以法护家”的良好风尚。“家庭和谐了,邻里就和睦了;小家幸福了,社会就稳定了。”党委书记石亚渊表示,华亭镇将持续以家庭“小切口”做活基层治理“大文章”,为乡村振兴注入温暖力量。 (通讯员 邓顶峰)
责任编辑:朱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