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乡镇 > 柳坪 > 基层动态 >正文

茶韵深山:土专家吴先炉的茶旅人生

【 字体:    稿件来源: 柳坪乡  作者: 刘亚锋   时间:2025-08-11 08:44:05   

  宿松融媒讯 在柳坪乡邱山村,这片被群山环抱、森林覆盖率达90%以上的土地,平均海拔600米,常年云雾缭绕,土壤富含硒元素,是“宿松香芽”茶叶核心产区。50多岁的吴先炉,这位质朴的庄稼汉,在这片茶香四溢的土地上,坚守数十年,默默耕耘,成为了当地首屈一指的茶叶种植“土专家”,用汗水与智慧书写着邱山村的茶叶传奇。

  初涉茶海,开启逐梦之旅

  吴先炉从小就与茶园为伴,邱山村的茶场是他童年的乐园,也是他梦想起航的地方。小时候,他常跟着长辈穿梭在茶树间,帮忙采摘茶叶,对茶叶的喜爱也在那时悄然种下。然而,早年邱山村的茶产业并不发达,村民们种茶多是自给自足,经济效益低下。看着漫山遍野的茶树未能发挥出应有的价值,吴先炉心中满是不甘。

  2012年,村集体开始鼓励村民扩大茶树种植面积,免费发放茶树苗,吴先炉第一个响应。他将自家的几亩山地全部种上茶树,满怀期待地开启了茶叶种植之路。但创业的道路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初期由于缺乏科学的种管经验,茶叶产量低、品质差,收益甚微。面对挫折,吴先炉没有气馁,他深知,要想让茶产业发展起来,必须掌握专业知识。

  钻研技艺,蜕变行业专家

  从那以后,吴先炉踏上了艰辛的学习之路。他四处搜集茶叶种植和管理的资料,一有时间就埋头苦读;他还经常专程到乡里向农技站技术人员请教,不放过任何一个学习的机会。为了学习先进的种茶技术,他自费前往浙江、福建等茶叶主产区,参观学习当地的茶园管理和制茶工艺。在浙江的一家茶厂,他一待就是几个月,从茶叶的采摘标准、萎凋程度,到揉捻、烘焙的火候和时间,每一个环节都认真观察、详细记录,向制茶师傅虚心请教。

  回村后,吴先炉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中。他开始严格按照科学方法管理茶园,根据不同季节和茶树生长阶段,合理施肥、修剪枝叶,对病虫害进行绿色防控。经过多年的努力,吴先炉的茶叶产量逐年提高,品质越来越好,他种的茶叶在市场上供不应求,价格也比普通茶叶高出不少。

  吴先炉不仅自己种茶、制茶,还主动承担起村集体茶园除草、剪枝等日常管理工作。他每天天不亮就出门,穿梭在茶园里,精心呵护每一棵茶树。在他的影响下,村里越来越多的村民开始重视茶叶种植,向他学习种茶技术。吴先炉毫无保留地将自己的经验传授给大家,帮助乡亲们解决种植和制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在他的带动下,邱山村的茶产业逐渐发展壮大,茶园面积从最初的几百亩扩大到如今的1200多亩,茶叶年产值近500万元。

  茶旅融合,助力和美发展

  随着邱山村茶叶产业的发展,吴先炉敏锐地意识到,单纯的茶叶种植和销售已经不能满足产业发展的需求,必须探索新的发展模式。他发现,邱山村优美的自然风光和独特的茶文化具有很大的旅游开发潜力。于是,他向村两委建议发展茶旅融合产业。

  在吴先炉的推动下,邱山村依托茶园和罗汉尖景区,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村里修建了观光步道、茶文化体验馆、民宿等旅游设施,推出了“品宿松香芽、游最美茶乡”等茶旅线路。每到茶叶采摘季节,游客们纷至沓来,他们不仅可以体验采茶、制茶的乐趣,还能品尝到当地的特色美食,感受浓郁的茶文化。吴先炉还将自己制作的茶叶作为特色旅游商品出售,深受游客喜爱。

  茶旅融合产业的发展,不仅让邱山村的茶叶有了更广阔的销售渠道,也为村民们带来了更多收入来源。许多村民在家门口就实现了就业,有的在茶园里打工,有的经营农家乐和民宿,生活水平显著提高。邱山村变成了远近闻名的旅游胜地,先后荣获“全国生态文化村”“国家森林乡村”等多项荣誉称号。

  吴先炉,这位邱山村的茶叶种植土专家,用自己的坚守与执着,在这片土地上创造了属于自己的辉煌。他的故事,激励着邱山村的每一个人,为乡村和美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在他的带领下,邱山村的茶产业必将迎来更加灿烂的明天,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也将焕发更加迷人的光彩。通讯员 刘亚锋)

责任编辑:朱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