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乡镇 > 柳坪 > 基层动态 >正文

竹篾匠心守乡韵 巧手编织共富梦 ——记柳坪乡邱山村乡村工匠吴记松

【 字体:    稿件来源: 柳坪乡  作者: 刘亚锋   时间:2025-08-08 16:24:11   

  宿松融媒讯 在柳坪乡邱山村,60多岁的吴记松师傅是远近闻名的“竹篾达人”。一把篾刀、一卷竹丝在他手中翻飞,既能化作精致的竹篮、竹席,也能变身为兼具实用与审美的竹艺摆件。多年来,他守着老手艺,带着乡亲们在竹篾里“刨”出了好日子,成为邱山村和美乡村精品示范村建设中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一把篾刀传三代,老手艺里藏情怀

  吴记松的竹篾手艺,是从爷爷辈传下来的。“小时候看大人劈竹、剖篾,觉得那手指翻飞的样子特别神奇。”17岁那年,他正式跟着父亲学手艺,从最基础的选竹、劈篾学起,手上磨出了厚厚的茧子,也练出了“一刀准”的功夫——无论多粗的竹子,他都能精准劈成厚薄均匀的篾条,细如发丝,韧能承重。

  过去,竹篾制品是邱山村村民生活的必需品,竹篮、竹筐、竹筛子等家家户户都离不开。但随着塑料制品的普及,竹篾手艺一度淡出视野。吴记松却始终没有放下那把篾刀:“竹子是咱邱山的宝,这手艺不能断。”他坚信,老手艺只要跟上新时代,就能焕发新生。

  授人以渔带乡邻,竹篾堆里“刨”出金

  邱山村拥有5000余亩竹林,不少村民守着绿水青山却没有找到致富路。吴记松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光我一个人会没用,得让大家都靠这手艺挣到钱。”2023年,他主动向村两委提议,开办竹篾手艺培训班,免费教乡亲们学技术。

  起初,不少人觉得“这种老东西赚不了钱”,吴记松就挨家挨户动员,带着自己做的竹艺品现场演示。他手把手教村民剖篾、编织,从简单的竹篮到复杂的竹制装饰品,耐心细致。村民吴大哥早年在外打工,返乡后跟着吴记松学手艺,如今每月能靠竹篾制品增收2000多元:“吴记松师傅不光教技术,还帮我们找销路,这日子踏实!”

  如今,邱山村已有20多户村民跟着吴记松做竹篾,年人均增收近万元。

  竹韵添彩和美村,老手艺融入新生活

  近年来,邱山村全力推进和美乡村精品示范村建设,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发展乡村旅游成了重头戏。吴记松敏锐地意识到,竹篾手艺能成为村里的“文化名片”。

  吴记松向村两委建议在村里办一个“竹艺工坊”,既能展示竹篾制作过程,也能供游客体验编织乐趣。“游客来邱山不仅能看风景,还能亲手做个竹艺品,咱邱山就能打造出我们的特色,能够吸引更多游客。”吴记松笑着说。

  2024年底,“邱山村竹艺工坊”正式建成完工。吴记松又带领乡亲们,把传统竹篾工艺与现代审美结合,设计出竹制水杯、竹编食盒、竹艺景观小品等文创产品,成了游客争相购买的“伴手礼”。村里的民宿、农家乐也用上了他们做的竹制桌椅,浓浓的乡土气息让游客赞不绝口。

  从守护一门手艺,到带动一群人致富,再到为和美乡村添彩,吴记松用一把篾刀编织出了属于邱山村的幸福图景。他常说:“竹子有节,做人也得有担当。只要能让家乡越来越好,我这把老骨头就还能再干几年!”在邱山村的青山绿水间,吴记松和他的竹篾手艺,正续写着新的故事。(通讯员 刘亚锋)

责任编辑:朱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