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习文:创业致富不忘桑梓 通信技术架起乡村“连心桥”
宿松融媒讯 脱下军装,本色不改;离开军营,奋斗不止。孚玉镇六圩村,退役军人吴习文用行动诠释了“退役不退志、退伍不褪色”的军人本色,他凭借在部队练就的过硬本领和坚韧意志,成功创办通信保障维修公司,不仅实现了个人创业致富,更积极带动村民就业,投身公益,反哺家乡,成为乡村振兴路上的“排头兵”。
部队这所“大学校”锤炼了他强健的体魄、严明的纪律和吃苦耐劳的精神。退役后,他进入通信保障公司工作,然而,城市的工作和生活并未让他忘记家乡的养育之恩。怀着为家乡建设添砖加瓦的朴素愿望,他毅然辞去城市工作,回到六圩村并进入村委会工作。在村委会工作的两年,是吴习文深入了解家乡、贴近乡亲的宝贵时光。他走村串户,倾听民声,切身感受到乡村发展特别是通信基础设施对村民生活、产业发展的重要性。这段经历让他深刻认识到,自己掌握的通信技术,正是家乡急需的“硬实力”。
2021年,吴习文做出了人生中又一个重要决定——自主创业,成立安徽松子通信工程有限公司,将部队所学、企业所练与乡村所需紧密结合,决心用专业服务打通家乡信息化的“最后一公里”。面对突发事件,吴习文非常重视,迅速启动应急预案,各项目部务必确保人员、物资完备,全员手机24小时开机,时刻待命,加快抢修进度。这份“随叫随到、使命必达”的可靠和高效,如同他在部队执行任务一般,很快赢得了乡亲们的信赖。“当过兵的就是不一样,办事靠谱!”村民们的口口相传,成了公司最好的广告。
事业逐步走上正轨,吴习文始终铭记创业初心——服务家乡、回报乡亲。他深知,个人富不算富,大家富才是真的富。公司优先招聘本村及邻村的青年,尤其是愿意返乡的退役军人,手把手传授通信安装、维护技术,不仅解决了他们的就业问题,也为乡村培养了本土技术人才。截至目前,公司已带动10余名退役军人实现稳定就业增收。
更令人称赞的是吴习文饮水思源、热心公益的情怀。他积极投身村里的公益事业,慷慨解囊,捐款捐物,遇到村民家庭遭遇重大疾病或变故,他总是默默伸出援手,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他铺设和维护的,不仅仅是连接四方的通信线路,更是一条条通往村民心坎的“连心桥”。
“部队培养了我,家乡养育了我。现在有能力了,为村里做点事,是应该的。”吴习文朴实的话语,道出了一名退役军人的责任与担当。从保家卫国的战士,到建设家乡的创业者,再到热心公益的带头人,吴习文身份在变,但刻在骨子里的军人本色——忠诚、奉献、勇毅、担当从未改变。他将军旅生涯赋予的宝贵精神财富转化为创业奋斗、服务乡亲的强大动力,在乡村振兴的广阔舞台上,用实际行动书写着新时代退役军人的精彩篇章,成为乡亲们交口称赞的“致富带头人”和“贴心兵兄弟”。他的故事,是退役军人积极投身地方建设、助力乡村振兴的生动缩影。(通讯员 孙晓)
责任编辑:朱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