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庆日报】凉亭镇:念好“和”字诀构建多元善治新格局
本报讯 近年来,宿松县凉亭镇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贯彻落实“六尺巷调解工作法”,建立健全多元调解机制,着力打造“和”系列治理品牌,全面提升基层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
“和”润聚民意,联动“一盘棋”。强化力量统筹。发挥矛盾调处“指挥部”作用,整合辖区网格员、志愿者、乡贤和“五老”等各方力量,推动矛盾纠纷早发现、早化解,努力打造镇域治理共同体。突出源头治理。健全滚动式拉网排查机制,对发现的矛盾诉求,由片干部上门化解,“两委”干部定点包办,结合干部挂钩指导,做到“一般矛盾不出村、重大矛盾不出镇”。
“和”顺安民心,接待“一站式”。构建全要素矛盾纠纷调解工作站。推行矛盾多元化解平台建设,整合融合纠纷调处中心、信访接待中心、治安治理中心,进驻法庭、信访、司法等7个部门,设立综合受理、法律咨询等6个窗口,集中受理信访纪检投诉、法律援助、矛盾调解等事项,打通群众反映诉求“最后一米”。构建全覆盖巡查网。科学划分72个网格,配备专兼职网格员72人,走访采集矛盾纠纷、安全隐患等信息,录入网格化社会治理智能应用平台。构建全流程服务机制。实行初信初访首问首接责任制,简化办理流程,明确答复时限、责任人员,做到“简单诉求当日解决、一般诉求一周内解决、复杂诉求两周内答复”。
“和”议解民忧,调处“一揽子”。首创“三类三步”调解法。对涉法涉诉类矛盾,事实清楚、争议不大的,由法律服务窗口提供咨询援助等服务;对涉村涉规类纠纷,相应窗口在受理同时进行政策普及,同步交办至相应村居,限时办结并及时反馈。创新“闭环管理”责任链。分类派发、分级处置摸排到的矛盾问题,制定班子成员责任挂包清单,对合理诉求限期调处,不合理诉求积极劝解,确保矛盾化解、问题销号、群众满意。今年以来,全镇共排查各类矛盾纠纷500余起,办结率达到97%。
(通讯员 陈甜)【2025年06月26日第A07版】
责任编辑:戴菊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