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转发 > 外媒看宿松 >正文

“对牛弹琴”演绎“田野牧歌”

【安庆日报】“牛倌”周万霞:让更多乡亲过上“牛”日子

【 字体:    稿件来源: 安庆日报  作者: 通讯员 司舜 夏英 全媒体记者 许娟   时间:2023-05-24 09:41:39   

  初夏的单岭,万象更新,风和日丽,青草茂盛。

  5月15日,记者走进宿松县九姑乡单岭村牧歌生态农业有限公司,伴随着“哞哞”的牛叫声,一个剪着短发的女子正在与工人一起给牛群喂食。牛棚里,牛儿们正悠闲地吃着草料,牛身油光闪亮,白黄黑相间,长得膘肥体胖。这个风风火火、干活麻利的女子叫周万霞,已经是远近闻名的“牛倌”。

  今年40多岁的周万霞是土生土长的单岭人,从小就上山放牛,下河抓鱼,男孩子干的活她一样会干,养成了从不服输、勇往直前的男孩子的性格。后来远嫁云南,因为深爱故土,2019年携丈夫孩子举家回乡创业,她将之前积累的全部资金流转荒山20亩,办起了养牛场,从当初的20头,四年时间,已发展到存栏100多头。2021年、2022年连续两年总产值都在400万元以上。

  白天,一身蓝色工装服加白色雨靴,戴着黑框眼镜,手里拿着日记簿走进牛舍,看着奶牛低头进食,她最喜欢捧一把饲料近距离感受它的湿度和特有的清香;晚上,她伏案总结、研究奶牛养殖和品种选育中存在的问题,并在网上与养殖专家交流养殖经验。

  周万霞养殖肉牛以及繁育牛犊。为此又流转60亩耕地种植玉米,实行生态种养模式,降低养殖成本、减少养殖风险和提高肉牛品质。

  “之所以回乡养牛,是因为对牛有着深厚的感情。牛是我童年的伙伴,你看,我左手这个伤疤就是小时候割牛草被镰刀划伤留下的,那时候养牛是我们家的主要经济来源,我能有今天,都是牛的功劳,所以我想带村民一起养牛,让更多的孩子像我一样走出去。”周万霞说。

  为了养好牛,周万霞用了4年的时间积累养殖经验和储备资金。虽然对牛有感情,从“对牛弹琴”到演绎“田野牧歌”,周万霞吃了不少苦,由于缺乏专业养殖知识,作为“门外汉”,没有经验,没有先例,周万霞经历了牛犊成活率偏低和成年牛夭亡的痛心。

  “不甘心,从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爬起来。”周万霞天生就有一股“牛脾气”,从牛棚搭建、饲料搭配到肉牛的日常管护、病害防治等各个方面,都亲力亲为,会的就继续总结经验,不会的就再学,费尽心血。她遍读养牛书籍,请教养牛大户,全心全意投入养牛事业,一心扎在牛群里。“要把自己当成一头牛,理解牛的生活习性和需求,才能让牛吃好、喝好、休息好。”周万霞说。

  如今,通过4年的发展,现有圈舍面积1000余平米,生物转化池400立方米,活动区600平方米,生活区和技术研究区300平米。

  文化程度不高的周万霞养牛出了名,她学会了对牛进行科学的营养搭配,由于母牛的养殖、怀孕、生产等各个流程对营养的需求都各不相同,她就适当加入各种微量元素和营养物质,有效提高了母牛的健康水平,也生出更好的仔牛。她还给母牛做了一套恒温的“产房”,给牛棚加上防风帘,给水槽加装了加热装置,这样母牛就能一直喝到温水,可以避免拉肚子或者因为水温过低而流产,生产之后的母牛也能避免吹风或者着凉,这样能更好恢复状态,继续生出健康的仔牛。就这样,在她的精心照料下,第一批母牛终于顺利产仔,幼牛的成活率更是达到了90%以上。

  “未来五年,计划种牛、肉牛组合养殖,规模将达到母牛存栏400到500头,五年内肉牛出栏收入每年200万元逐年递增,直至形成常态化产业发展机制。”说起未来,周万霞充满期待,她有一个小目标,那就是延伸产业链,继续扩大养殖规模,继续当好“牛倌”并为村民提供技术服务,让家乡百姓通过养牛致富过上好日子。

  (通讯员 司舜 夏英 全媒体记者 许娟)【2023年05月23日第A06版】

责任编辑:戴菊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