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庆日报】刘宽:家有“三宝” 幸福环绕
走进宿松县孚玉镇龙跃村居民刘宽的四层小楼,一辆投币式摇摇车放在客厅最显眼的位置。楼梯转角处整齐地码放着好几大箱奶粉,1993年出生的刘宽和妻子赵玉凤已经生育三个儿女,工作稳定,家庭和谐,“三孩”家庭有幸福也有烦恼,温馨的故事更是数不胜数。
乍暖还寒的时节,刘宽8个多月的“三宝”正躺在摇篮里,身上裹着厚厚的包被,一双小手在空气中扑腾,刘宽80岁的奶奶王毛英正轻轻晃着摇篮,听见人声和脚步声,小家伙在摇篮里似乎躺不住了,发出哭闹声希望有人抱起他来。
赵玉凤说,三孩家庭的开支是巨大的:“大宝、二宝、小宝分别是2017年、2019年和2021年出生的。三个孩子都在喝奶粉,所以我们家每次买奶粉都是成箱买,前几天我刚刚买了4箱奶粉回家。”不仅如此,孩子上学、吃穿用度的费用也很多:“没有特别算过,但一年仅孩子的开支最少也需要十几万元。”
接连生育了三个孩子,刘宽和赵玉凤的养育心态也发生了一些变化:“生老大的时候就特别宠,想要什么都尽量满足她,她喜欢坐摇摇车,我们干脆给她买一辆放在家里。现在我们更多的在孩子间寻求平衡,让每一个孩子都感觉到父母对他们独一无二的爱和关注。”
刘宽说,因家里孩子多,欢声笑语不断。“现在大宝和二宝都比较懂事了,平时会有很多童言童语惹得家里人哈哈大笑。两个孩子已经到了互相打闹的年纪,你看我家客厅现在没有电视了,老大在玩闹中砸掉一台,二宝又砸掉一台,为了防止她们再砸,我干脆就不放电视了。”刘宽说,这平凡中的幸福让他很知足。
“能够在30岁之前完成生育计划,接下来我就可以安心工作了。”赵玉凤是龙跃村卫生室的医生,刘宽则在下仓镇卫生院工作。“我父亲在很多年里都是村里的赤脚医生,选择这个职业一开始确实受父母的影响比较大,到自己从事这份职业,才逐渐了解并爱上它。”刘宽说,他在龙跃村卫生室工作了5年,直到去年才前往下仓镇卫生院工作。“村医的工作比较单调枯燥,主要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定期对辖区内的老人进行健康体检,一部分是疫情防控。有些人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没办法坚持下去。”刘宽说,他时常下乡为腿脚不便的老人进行健康检查。
“在农村,老年人的健康意识可能也没有那么高,比如有的患有三高的老年人时常不记得吃药。我们碰到了就会问,‘你吃没吃药啊?’有时候也会打电话给老人的家属,请他们督促老人吃药。”刘宽在大学学习的是中医专业,现在也给病患做针灸推拿等中医项目,通过群众就诊变化,也体现了群众思想意识和时代的发展变化。“相比较老年人群体,中青年群体的健康意识已经有了较大提升,我们这里纺织业比较发达,很多居民颈肩腰椎都不太好,他们会定期来针灸推拿,有的一个月甚至来多次。”
刘宽说,“三孩”家庭,养育任务任重道远,“想到以后三个孩子可以相伴成长,以后有事情可以互相商量觉得吃再多的苦也值得。”
(全媒体记者 付玉 通讯员 郑叟)【2022年03月09日 第A06版】
责任编辑:戴菊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