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转发 > 外媒看宿松 >正文

安庆日报:节俭清风拂高岭

【 字体:    稿件来源: 安庆日报  作者:    时间:2020-09-07 15:15:57   
全媒体记者 常艳 通讯员 孙春旺

  ◀高岭乡机关食堂里,乡政府工作人员自备餐具,按自己食量盛饭装菜。

  全媒体记者常艳摄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这句古训传递的是对勤俭的倡导、对奢靡的摒弃。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对制止餐饮浪费行为作出重要指示,“光盘行动”再受关注,而这股节俭之风已从城市吹到乡村。

  机关食堂由合餐制改为分餐制,并且每日定人定量;饭店餐馆里,贴上“文明餐桌行动公约”,饭店老板当起了点餐监督员;红白喜事、家中宴请,一改过去铺张浪费和攀比之风……在宿松县高岭乡,机关食堂做出表率、党员乡贤上门宣传、村民和酒店纷纷践行,节俭之风扑面而来。

  合餐变分餐泔水少一半

  8月20日中午12时许,正是午餐时间,宿松县高岭乡机关食堂里,七八名工作人员正拿着碗筷,排着队,自助打饭。当天,食堂准备了四菜一汤,分别装在几个盆子里,工作人员根据自己的饭量和口味,选择吃什么、吃多少。

  “以前机关食堂是合餐制,每桌不管人多人少,饭菜都是一样多,剩菜剩饭是难免的。现在改成分餐制后,工作人员都是自备餐具,自己盛饭装菜,一方面节约了粮食,另一方面也提高了食品安全。”高岭乡党委委员彭全一边盛饭一边说道。

  吃多少盛多少,节约了粮食,但在高岭乡乡长祝志斌看来,仅自助用餐还不够,“光盘行动”还应从源头上更加精细化。

  “食堂用餐还能不能再节约些?”承包高岭乡机关食堂已经12年的赵向荣琢磨起来,他觉得,自助用餐减少浪费取决于用餐者的自觉,但如果能在总量上进行控制呢?

  赵向荣发现,每天都有工作人员因为各种原因不在食堂吃饭,所以每天在食堂吃饭的人数是不固定的。因此,他想到了根据人数定量的方法。

  “过去,我只是按固定人数来做饭,但有的人不在食堂吃,浪费自然产生。现在我每天提前统计有多少人在食堂吃饭,再根据每天实际用餐人数来做饭。”赵向荣说,在食堂干了12年,他对于多少人能吃多少,心里有数。

  自助用餐、定人定量,双管齐下,高岭乡机关食堂的泔水从过去每日1桶降到了半桶,浪费情况大为改善。

  高岭乡机关食堂做出表率,当地餐饮酒店也出节约“实招”。

  “每次点菜,我都根据用餐的人数推荐菜的数量,如果感觉点多了,我会提醒他们少点一些,或暂时就点这些,如果不够再加。”高岭乡一酒店老板杨兰说。

  “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高岭乡一直以来都把餐饮节约作为一项工作内容,近年来,餐饮经费平均每年下降10%,重提‘光盘行动’后,目前全乡12个乡村食堂全部实行分餐制。并且在餐饮酒店、学校大力倡导,在全乡再掀节约之风。”祝志斌说。

  乡贤上门宣传节俭清风正劲

  “今年我儿子高考分数达到一本线,原计划等录取通知书到了,就到酒店摆酒席庆祝一下,后来唐组长来我家跟我说,在酒店办酒席有些浪费,最好在家里办。我想了想,在酒店办确实铺张了些,就改了主意。”高岭乡青云村村民唐石平说。

  唐石平口中的唐组长是青云村郭屋组党小组组长唐长春,他趁着上门祝贺的时机,打听唐石平摆酒席的打算,并积极倡导“光盘行动”。

  唐长春介绍,按照当地的风俗,摆酒席很有讲究,10个人一桌,16个菜必不可少,还不包括6个凉菜。根据档次,一桌酒席不含烟酒价格能高达上千元。“这么多菜,能吃一半就不错了,最后都是浪费了。”

  而在高岭乡,请客办酒一般有三种方式,除在酒店摆酒席之外,还可以选择请流动酒席班子上门来做,或者自己操办。根据花费计算,酒店办最高,其次是请流动酒席班子上门办,最实惠的则是自家操办。

  “思来想去,我决定在家办,虽然人累一些,但是干净卫生,而且吃不完还可以留到下一餐,一点都不浪费,费用几乎节省一半。”唐石平说。

  从酒店办到自家办,高岭乡转变观念的不止唐石平一人。

  杨兰告诉记者,与往年相比,今年酒店的学生宴订单量明显少于往年,有的客人直接取消了原订的酒席,有的客人减少了桌数,从过去十几桌减到五六桌,大家节约的意识越来越强。

  在农村,不仅升学宴,红白喜事更是当地的一件大事,风俗很重,攀比之风造成餐饮浪费现象突出。而按高岭的风俗,如果有老人去世,其村民组所有人家都要去老人家里吃饭,而且一吃就是十几天,其间除了办丧事的人家,其他人家都不做饭。流水席为操办丧事的人家带来不小的经济压力,而且餐饮浪费严重。

  制止红白喜事中的浪费行为,成为高岭乡乡贤们推动“光盘行动”的重点。

  前不久,高岭村程圩组一名老人去世,高岭村卫生室室长唐裕民在得知老人去世的消息后,便第一时间上门吊唁,同时向老人子女宣传厉行节约、反对铺张浪费的“光盘行动”,还对前来吊唁的村民们做思想工作。

  让唐裕民没想到的是,劝导过程比想象的顺利,很快做通了程姓老人家属的思想工作,决定不搞流水席,而前来吊唁的程圩组村民们也赞同移风易俗,减少浪费。

  “以前要大摆酒席十几天,又累又浪费,现在每天只要做一桌饭菜,够家里人吃就行了,钱和粮食都节省下来了。”程姓家人说。

  发放宣传单、挨家挨户上门宣传、串门聊天时有意引导……这个夏天,高岭乡的乡贤们成为“光盘行动”的代言人、传播者。 “近年来,高岭乡各村组选出一些德高望重的老干部、老教师、老长辈等人,组成乡贤队伍,在推进社会治理方面发挥了很大作用。尤其是在倡导‘光盘行动’中,依托乡贤们在基层的影响,把新理念‘种’进村民心里,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祝志斌说。【8月27日 05版】

责任编辑:融媒体中心 张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