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转发 > 理论学习 >正文

调查研究当做到“三问”于民

【 字体:    稿件来源: 中安在线  作者: 李进才 卢会芳   时间:2023-11-29 08:43:42   

  习近平总书记在内蒙古考察时强调,要大兴务实之风,抓好调查研究,在察实情、出实招、求实效上下功夫。调查研究是中国共产党的传家宝,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基本功,也是主题教育的重要一环。做好调查研究,要把人民至上的理念贯穿始终,因此,广大党员、干部要坚持做到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问效于民,真正把群众面临的问题找出来、把群众创造的经验用起来、把群众满意的标准立起来。

  问需于民知所向。调查研究一头连着政策制度,一头连着社情民意。要使决策符合民意、让政策赢得民心,就要坚守为民初心、站稳群众立场,把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作为调查研究的基本方向。因此,广大党员、干部要做到深入基层。“耳闻之不如目见之,目见之不如足践之”,只有迈开步子、走出院子,到田间地头与群众面对面交流,才能充分了解群众在想什么、需要我们做什么,才能掌握真实情况、把握客观规律,提出科学合理的对策建议。广大党员、干部还要做到心入基层。学会从群众的“后院”和“角落”里发现痛点堵点,学会换位思考,把自己放在群众的位置上,想群众所想,干群众所干。只有关注人民群众的衣食住行、教育医疗等基本生活需求,制定出更加符合实际情况的政策和措施,才能让人民群众在改革发展中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问计于民知何为。人民群众是智慧和力量的源泉,问计于民是调查研究的重要方式。广大党员、干部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必须要坚持走好群众路线,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紧紧围绕群众生产生活,以务实作风直通群众“小院子”,和群众同坐一条板凳,拉家常、唠白话、心碰心,在“原生态”的交流中倾听呼声、了解诉求、感知冷暖,汲取群众智慧,探寻高招妙计,切实把人民群众的心声和基层的实践作为科学决策、推动发展的重要参考。因此,广大党员、干部要做到“真问计”。要放下架子、扑下身子,把群众当老师,把自己当学生,在真心实意的请教中打开工作视野、丰富实践经验。还要做到“问真计”。“所信者目也,而目犹不可信”,问计于民既要听群众的顺耳话,也要听群众的逆耳言,调查研究不能只反映少数群体的诉求,要审慎思考、认真甄别,确保调研成果体现绝大多数人的合理利益。只有真正做到访贤于百姓,问计于基层,求知于实践,才能确保全面准确掌握基层一线的真实情况。

  问效于民知其实。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调查研究的结果是否符合人民群众的需求和关切,是否能够解决实际问题,都需要通过问效于民的方式来验证。要看“前效”。工作作风是群众对调查研究的“第一印象”,如果过程铺张浪费、劳民伤财,既给基层添堵又给老百姓添乱,就算形成的调研成果再好,也拿不到群众的“高分”。要看“后效”。“文以载道,以用为贵”,要注重研以致用,做好调查研究“后半篇文章”,推动调研成果有效转化,让群众看到实实在在的变化,享受到真真切切的实惠。要看“长效”。“立志欲坚不欲锐,成功在久不在速”,好的调查研究需要持之以恒、久久为功,分析透、看得远,从根本上提出解决问题之道。因此,广大党员、干部只有把人民群众满意不满意树立为评判主题教育成效的根本标准,才能让人民群众真实感受到主题教育带来的新变化。

  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挑战和困难前所未有,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强,广大党员、干部要练好调查研究这一“基本功”,把调查研究作为应对困难挑战的有力武器,坚持做到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问效于民,用调查研究的常态长效实现富民利民的善为有为。

责任编辑:陶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