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乡镇 > 洲头 > 民生一线 >正文

洲头乡:守护农田生机 绘就丰收底色

【 字体:    稿件来源: 洲头乡  作者: 余宜胜   时间:2025-08-06 17:13:29   

  宿松融媒讯 眼下正值大豆、水稻、高粱等秋粮作物生长旺盛期和产量形成的关键期,水肥需求量大。近期,持续的高温少雨天气给洲头乡带来了不同程度的旱情。面对严峻的旱情,洲头乡不等不靠,积极采取科学有效的抗旱保苗措施,全力守护农田生机,夯实秋粮丰收基础。

图片8.png

  在洲头乡泗洲村,进入拔节孕穗期的水稻浓绿如墨,生机勃勃。从长江抽取的灌溉水正“哗啦啦”地流向田间地头。旱情发生以来,该村组织力量对长江提水泵站进行了抢修维护,对管道进行了延伸和加固,对水渠进行了清淤疏通,每天开启2台220千瓦电泵源源不断从长江抽水灌溉到全村及周边罗渡村、洲头村等1万多亩农田,确保了秋粮作物生长用水需求。

  “这水来得太及时了!多亏了政府迅速行动,从长江取水,不然这一季的稻子可就悬了。有了这水,庄稼才能生长,稻穗才能饱满,咱们的收成才有指望,心里踏实多啦!”正在给稻田灌水的益祥家庭农场负责人钱让祥兴奋地说。

图片9.png

  据悉,为有效应对旱情,洲头乡充分发挥自身两面环湖、一面临江的区位优势,积极开源节流。通过提江水、引湖水、抽港水等多种方式,充分利用现有水资源,并统筹调配抗旱设施,全力保障农业生产灌溉用水。同时,督促指导各村及时对辖区内水系进行清淤疏渠,确保水源能够顺利输送到田间地头,尽可能降低干旱对农作物的影响。

  与此同时,在科学调度水资源的基础上,洲头乡还组织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为种植户提供精准的技术指导。针对不同作物不同旱情,采取沟灌、喷灌、滴灌、水肥一体化等节水灌溉方法,有效缓解了农作物旱情。

  “水稻拔节孕穗期是需水临界期,建议大家采用浅湿交替灌溉的方式,即灌1次2到3厘米深的水,自然落干后不立即灌第2次水,让稻田土壤露出水面透气,待2到3天后再灌一层浅水,如此反复形成浅水与湿润交替的模式。这种灌溉方式既能满足水稻生长对水分的需求,又能保证土壤通气,有利于根系生长。”正在官洲村指导种植大户抗旱的乡农技人员高志祥耐心地讲解道。

图片7.png

  目前,全乡2万余亩水稻、4万余亩大豆和1万余亩高粱长势良好。据洲头乡水利站站长何八一介绍,自旱情发生以来,洲头乡迅速安排各村启用固定提水站10座及洲头西站临时机组2台和长江提水泵站,为全乡农田提供了关键的灌溉水源。截至目前,全乡抗旱共计投入510人次,投入抗旱设备132台套,全乡抗旱保苗已基本实现全覆盖,农作物旱情得到了有效缓解。

  洲头乡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洲头乡将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和旱情发展,持续加强水资源调度和农业技术指导服务,确保秋粮作物顺利生长,全力以赴打好抗旱保苗攻坚战。(通讯员 余宜胜)

责任编辑:朱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