佐坝乡:“软硬件”双轮驱动 为农服务提质增效
宿松融媒讯 夏日的佐坝乡田野,绿浪翻滚。田垄里,物联网传感器日夜坚守;天空中,农用无人机辛劳播撒;合作社内,智慧大屏播报墒情长势。这高效的一幕,正是佐坝乡以硬件筑基,软件赋智,助推为农服务提质增效的生动注脚。
来到佐坝乡梁岭村市县共建示范片,种植大户刘健正熟练使用植保无人机打药,“以前400亩地人工打药要七八天,现在用无人机一天就能搞定,不仅省去一大笔人工费用,还省了一半农药!”刘健擦着汗笑道。他手中的智能遥控器连接着新采购的T-40农业无人飞机,这是中央财政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项目的成果之一,为农户降低了30%购机成本。
在佐坝乡农业技术推广站,一场无人机操作培训课正火热进行。57岁的新农人程银龙紧盯屏幕,认真记录飞防参数设置要点。“以前觉得种地就是靠经验,现在才知道数据比老把式更靠谱。”他展示手机里的“智慧农业APP”,实时显示的土壤湿度、病虫害预警等数据,让田间管理变得精准高效。这得益于乡里定期开展的“新农人培育计划”,邀请农技专家授课,已累计培养出20余名既能操作智能设备,又懂现代农业技术的高素质农民。
田埂上,佐坝乡农业农村服务中心农技人员陈志鹏正带着年轻技术员小史调试物联网监测设备。“最近高温高湿,稻飞虱容易暴发,这些传感器能24小时监测虫情。”陈志鹏指着田头的虫情测报灯说道。依托智能监测网络,农技人员通过手机就能远程查看作物生长数据,一旦发现异常,立即启动“线上诊断+线下服务”机制。今年入夏以来,农技站已通过大数据预警系统,提前指导农户防治病虫害6次,减少粮食损失预计超180吨。在科技赋能下,这片充满希望的田野,正书写着现代农业的崭新篇章。
目前佐坝乡优质稻种和轻简化栽培技术推广率达87%,机械化播种率50%、机械收割率100%,建设高标准农田5000余亩,同时配套灌溉设施,助力农业生产。2024年,全乡粮食作物产量达5.13万吨,产值达1.12亿元。据悉,佐坝乡正在建设农作物烘干厂房,预期建成后可存储谷物1000吨,烘干线每批次可处理潮粮200吨,辐射全乡及周边地区,带动30余户农户就业增收,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约30万元/年。
岁岁年年,金黄的麦浪已在这片土地上翻滚了千余回。从田间地头的智能监测系统到覆盖全域的高标准农田,从专业精准的技术培训课堂到走村入户的农技专家队伍,硬实力与软实力协同发力,让土地规模效益持续释放,科技红利充分涌流,发展短板逐一补齐。站在新的起点,佐坝乡正以实干为墨、奋斗为纸,一笔一画勾勒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的壮美画卷,书写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崭新篇章。(通讯员 余水兵 朱国辉)
责任编辑:朱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