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乡镇 > 佐坝 > 本地要闻 >正文

佐坝乡:探索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新路径

【 字体:    稿件来源: 佐坝乡  作者: 余水兵 朱国辉   时间:2025-07-10 15:10:47   

  宿松融媒讯 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是强农业、美农村、富农民的重要举措,更是乡村振兴的核心引擎,一直以来,佐坝乡紧扣“精准施策、量体裁衣、靶向突破”原则,积极探索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新路径,为乡村振兴注入持续动能。

  农村土地做嫁衣探索流转新模式

  佐坝乡龙门村自然条件优越,但面临着耕地细碎化、地块小等难题,难以进行规模化种植、机械化作业。为破除土地零散化制约,龙门村通过“村集体+公司+合作社”模式破局——整合零散土地1000余亩,实现从分散种植到集约化经营的跨越。企业负责机械化种植收割,村集体则提供劳务和管护服务,形成“耕种管收”全产业链。目前,每年为农户发放土地流转及用工费用超40万元,村集体增收6.3万元。

38dfc73e3f43c51c873013ecb5a2a2c.jpg

  “土地平整后,不仅耕地面积增加了,粮食产能也提上来了。”龙门村党总支书记虞观友介绍,规模化经营既提升了土地效益,也为粮食安全筑牢根基。

  闲置资源织锦缎发展经营新业态

  在梅园村芷兰农场,昔日荒山荒坡已蜕变为网红民宿集群,露营风格的装饰和田园风光相映成趣,创意简约的民宿在波光粼粼中熠熠生辉。该村将未承包的荒山、闲置校舍等资源租赁给企业,打造集民宿、果园、食品加工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如今,芷兰农场年接待游客1.6万人次,年收入超2000万元,带动村集体年增收10余万元。

  “这里曾是被遗忘的角落,现在成了城里人向往的‘诗和远方’。”农场负责人王建国感慨,通过资源整合,闲置资产不仅“活”了起来,更成为乡村旅游的新名片。

  农特产业谱新篇拓宽致富新渠道

  产业兴则乡村兴,产业旺则乡村旺。佐坝乡立足资源禀赋,打造“一村一品”产业矩阵:碧岭苗木基地、新建村中药材基地、得胜村稻虾共作等特色产业多点开花。

d804cbfe2d444243acec7ae85f5a556.jpg

  在碧岭村苗木基地内,一片郁郁葱葱,绿意盎然,喷灌设备正自动对苗木进行浇水,种植户正对基地内的苗木修枝整形,现场忙得不亦乐乎。据悉,该基地主要以销售红叶石楠为主,占地面积约150亩,目前基地从栽种、管理到销售形成了全产业链条的经营模式,带动周边20余名村民年均增收3000元以上。

  截至目前,该基地投入衔接资金50多万元完善喷灌等设施,基地每年带动村级集体经济15万元以上。下一步,基地将拓展“线上+线下”销售渠道,推动产业规模与效益双提升。

  “发展集体经济是‘一把手’工程,更是乡村振兴的必答题。”佐坝乡常务副乡长张淑红表示,将持续深化路径探索,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让集体经济成为乡村振兴的“硬核支撑”。(通讯员 余水兵 朱国辉)

责任编辑:朱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