佐坝乡:赋能残疾人创业 共促乡村振兴
宿松融媒讯 郁郁葱葱的树林里、草丛中,一大群活蹦乱跳的柴鸡,玩耍的玩耍,觅食的觅食,也有那么一两只喜欢独来独往,足迹遍及远处的山林、灌木丛。近日,笔者走进宿松县佐坝乡洪岭村汪东生的生态养殖场。
“我们这只鸡主要以纯粮食喂养,辅以山林里的野菜和虫子为食,属于林下生态鸡,肉质鲜美还营养健康,周边陪读的家长们总是三三两两结伴前来购买,回购率非常高!而且,我们的鸡蛋不仅吸引了黄梅县的村民前来选购,还长期供应给宿松县乡园禽业贸易有限公司呢!”汪东生自豪地向笔者介绍道。
洪岭村属于山地丘陵地带,大多数是荒山草坡,有天然的饲料和昆虫、蚯蚓等动物性饲料库,汪东生特意流转20多亩山场供小鸡刨土啄食,而且当地土质气候又适宜种植玉米、小麦等作物,能为生态鸡养殖提供最优质的饲料。因此,汪东生养殖的小鸡,鸡肉口感劲道,味道鲜美,营养价值高,一到出栏的时候总是被抢售一空。
1989年,时年25岁的汪东生开始贩卖樱桃谷、红金定等品种的鸭子,销售区域遍布中国十几个省市县,包括广东汕头、上海青浦等发达地区。然而天有不测风云,2009年汪东生在一次送货途中发生了车祸,因此落下残疾,无法再驾驶货车。此时,汪东生已经到了上有老下有小的45岁,正是家庭开销大的时候,作为家里的顶梁柱,他并没有就此消沉,而是毅然决然地选择留乡兴办养殖场,得此消息,乡村第一时间为其申请了1500元的残疾人个人创业资金。
汪东生搞得这个养殖场非常好,像我们这样在外面找不到工作的人,现在在家门口也能挣到百把块钱一天!”在养殖场打工的同村残疾人洪某军一边忙着收鸡蛋,一边开心地向笔者说道。
汪东生的养殖场内有占地1300平方米的养鸭棚一间、800平方米养鸡棚1间、300平方米中转棚2间,育苗室两间,承包40亩水库一个,年产鸡蛋30余万枚、鸭蛋130余吨、鱼1万公斤、出栏蛋鸡3000只,蛋鸭6000只,长期雇用了3名本村的贫困户,在产蛋、进鸡雏、出栏比较忙的时候,还以100元每天的价格雇佣周边的残疾人打零工。不仅促进了村集体经济增收,也为该地周边村民提供了就业机会,增加了村民收入。
“将鸭棚建在水库旁,水下养鱼,水上养鸭,不仅能为池塘的鱼儿增氧,鸭粪还能当饲料喂鱼,不仅省肥料钱,还可以改善塘内生态系统和营养环境,可是养鸡棚离得比较远,现在养殖规模大了,周边村民拿到地里去压肥也使不完,那么多鸡粪该如何处理?这还真是一件让人头疼的事情。”一次日常走访中汪东生沮丧地向佐坝乡残联分管负责同志高立雄说道,随即佐坝乡残联积极协助他对接了由佐坝乡退伍军人尹敏创办的畜禽粪污生产有机肥厂——安徽沃园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进一步促进汪东生的养殖场形成了生态循环、绿色发展的新业态。
“目前,我们正在为汪东生申报阳光大棚项目,以扶持他创业和带动更多的村民走上增收致富路。下一步我们还要继续加大对残疾人创业就业扶持力度,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和技术指导,竭尽全力帮助残疾人解决在就业创业中面临的困惑,进一步激发残疾人自力更生、劳动致富的内生动力,助力乡村振兴”宿松县残联党组成员周栋如是说道。(通讯员 虞洪宝 吴笛)
责任编辑:朱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