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松:“农文旅”融合绘就乡村振兴新图景
宿松融媒讯 穿越一次山谷丛林、体验一回蔬果采摘、观赏一处四季花海、品尝一道农家美食……走进宿松县怡花湾文旅小镇,绿野稻田、连体大棚、五彩果园在眼前次第铺展,这里有错落有致的农家小楼、流水潺潺的沟渠、竞相涌现的多元产业。一条“农文旅”融合发展之路正在怡花湾大地迅速崛起,以奋进之姿、强劲之势奏响了乡村振兴“进行曲”。
近年来,宿松县坚持在怡花湾文旅小镇实行“企业+基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户”的利益连结机制,以生态和基础设施建设为先导,以产业基地为依托,以文化涵养为灵魂,以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为抓手,以带动群众增收为根本的总体思路,统筹农村荒山荒地资源,持续推进林业“产业景观化、景观经济化”,探索出了一条把农村生态资源保护与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乡村振兴紧密结合的经济发展之路。
怡花湾文旅小镇是宿松县打造的一个城郊型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坐落在该县孚玉镇黎冲村、万元村和松兹街道牌楼村,紧邻省道S249公路、宿松高铁东站和黎冲村易地扶贫搬迁点,是全县易地搬迁与产业就业结合的示范样本,也是宿松县林业产业扶贫、林业“四送一服”示范基地。小镇创办6年来,始终坚持“生态、环保、健康”的发展理念,紧密结合乡村发展需求,从盘活农村闲置荒山荒地资源的实际出发,充分挖掘当地田园风光、乡村风貌等自然优势,按照“八区一带”的总体发展规划,致力于将这里打造成以苗圃科普为特色、以花卉苗木蔬果交易中心为主体、以学生研学教育实践为主题,承接城乡消费升级的特色田园综合体,形成“农业+文化+旅游”的新产业新业态,一个历史文化活力显现、田园景观特色鲜明、村民生活宜居宜业的新时代小镇呈现在人们面前。
然而,6年前,这里还是一个以农耕为主、暮气沉沉的“空心村”。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怡花湾文旅小镇负责人王惠文依托传统农耕产业优势,充分挖掘特色“农文旅”资源,改造居民房屋,发展民宿和农家乐,配套完善旅游公路等基础设施,打造生态农业馆、鲜果采摘体验园、动物科普教育区、农耕体验区、运动拓展乐园、观光小火车站点、花海景观带、森林露营地等20余个互动项目,形成“山上有产业,山脚有庭院,院里花成圃,圃前流清溪,溪头可露营”的发展格局,让昔日的“空心村”变成了“网红村”。
“文化研学区内建有一栋现代化的连体钢架温室大棚,里面培育了数十种高档珍稀花卉苗木,是一个以花卉苗木为主题进行互动展示、科普教育、文化活动三位一体的科普教育实践基地。棚内布置了多个体验项目,寓教于乐,带领游客沉浸式探寻和感知神奇的植物世界。随着研学项目和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文化研学区已成为皖西南地区集科普研学、非遗研学、农耕体验等于一体规模最大的科普教育实践基地。”王惠文介绍说,怡花湾因此荣获安徽省科普示范单位、安庆市科普示范基地等荣誉称号。
文化研学区只是怡花湾文旅小镇推动一二三产业+旅游融合发展的一个缩影。自从2018年走上了乡村旅游发展之路,以前藏在深闺人未识的传统村落、稻田、池塘沟渠成为游客青睐的风景。破旧的民宅、猪圈经过艺术改造成为民宿体验区、农家乐体验区、服务驿站。靠务农维生的村民们则在家门口找到了朝九晚五的工作。旅游产业的发展不仅改变了村民的生活,还串起了村民们的希望与梦想。
截至2024年,宿松县采取“企业+基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户”的经营模式,在怡花湾文旅小镇累计投入资金4000余万元,共流转荒山荒地3000余亩,栽种造林苗、绿化景观苗、花卉苗、果木苗共150余种。建成占地3800平方米的连体钢架温室大棚5栋,培育金边栀子花、金姬水腊、金边胡子、彩叶杞柳、金叶连翘、花叶美人蕉、花叶络石、黄金络石等高档珍稀花卉苗木60余种。建成占地800亩的优质绿化观赏区1个,栽植红枫、垂丝海棠等优质绿化苗木30余种。2023年以来,共培育、销售花卉苗木100万余株,产值超3000万元。每年可为当地村民提供就业岗位360个,户均年增收6000元。
空中看不到“飞线”,管线全部埋入地下;建设无动力人工湿地,经过处理的生活污水可直接还田;旅游公路四通八达,串起家家户户……2024年以来,宿松县在怡花湾文旅小镇不断加大投资力度,大力开展人居环境综合整治,改善村民生活环境,进一步提升村庄“颜值”,促使小镇由一处美向处处美,由一时美向持久美,由内在美向外在美的转变,奋力绘就乡村振兴生态宜居底色,实现了美丽“蝶变”。
此外,不断完善小镇吃、住、学、游、购、娱等服务功能,深入挖掘整合工匠精神、休闲农业等特色资源,精心设计游客沉浸式体验场景,让游客深入感受乡村之美。同时,注重“文化搭台,以节会友”,通过举办各种文艺活动不断丰富当地群众和外来游客的文化生活,逐步形成了农文旅融合的乡村文化旅游发展新格局。
以农促旅、以旅兴农,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如今,在怡花湾文旅小镇,一处处田园美景,因为有了旅游项目的加持,呈现出新的活力;一个个村落,因为有了艺术名片的点缀,成为游客纷至沓来的文化景点,生态与文化的“双重奏”不仅增强了这里的吸引力,也使得这片土地的乡村振兴之路呈现出丰富多元、生机盎然的景象。(通讯员 孙春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