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井社区:织密“幸福网” 托起“夕阳红”
宿松融媒讯 漫步龙井社区,敬老爱老的温馨图景随处可见:社区卫生室医护人员背着医疗箱敲响老人家门,工作人员手持政策材料穿梭于楼宇间,老年学校里传出阵阵欢声笑语……这里正以精细化、人性化的服务,构建起覆盖健康、便民、安全、文化等多维度的养老服务体系,让银发生活绽放幸福光彩。
在龙井社区,健康管理不仅是服务,更是一份跨越年龄的守护承诺。每季度的“健康服务日”成为老人们雷打不动的约定,社区提前通过微信群、公告栏发布体检通知,协调医护团队进驻,为老人提供血压、血糖、心电图等10余项基础检查。现场还设置健康咨询台,医生耐心解答慢性病防治、日常保健等问题,为每位老人建立专属健康档案,动态跟踪健康状况。
针对行动不便的长者,社区创新推出“健康到家”服务。社区卫生室的医护人员化身“健康快递员”,背着便携式B超机、血糖仪等设备,穿梭在居民楼里。83岁的李爷爷感慨:“以前去医院检查要子女请假陪同,现在医生直接到家,连床都不用下就能做检查!”为确保服务质量,社区建立“服务反馈机制”,定期回访了解老人需求,优化服务流程。今年以来,社区已累计开展健康体检4场,为27名行动不便老人提供上门服务,让健康关怀真正“零距离”。此外,社区还针对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定期举办健康讲座,邀请专家进行饮食、用药等方面指导,切实提升老年人健康管理水平。
便民服务领域,龙井社区创新推出“银发代办直通车”。工作人员化身“跑腿员”,主动上门协助完成养老资格认证、高龄补贴申请等高频事项。从材料整理到流程办理全程包办,累计为50余位老人解决办事难题。83岁的方奶奶说起社区服务赞不绝口:“去年我腿脚不好,正发愁认证的事,社区的通知就主动上门了,不到五分钟就办好,比自己跑省事多了!”这种“群众不动干部动”的服务模式,让政策福利精准触达每位老人。
面对日益猖獗的养老诈骗,社区协同构建起“宣传+预警+防护”三位一体的反诈防线。定期联合辖区派出所开展“反诈小课堂”,通过情景剧表演、真实案例剖析等形式,揭秘“保健品骗局”“中奖诈骗”等常见套路;制作图文并茂的反诈手册,用漫画形式解读防骗要点;建立重点老人定期回访机制,及时识别潜在风险。独居的赵阿姨分享道:“听了社区的课才知道,那些推销保健品的套路这么深,现在有人给我打电话推销,我立马就能识破!”
在精神文化层面,社区老年学校是老人们的“第二课堂”。二胡教室里,老人们沉浸在悠扬的旋律中,用灵动的指尖在琴弦上翩翩起舞,抒发着内心对生活的热爱;舞蹈排练厅内,平均年龄65岁的学员们身着绚丽的舞衣,随着音乐节奏轻盈地旋转、跳跃,一招一式间尽显生命的活力与风采。社区还根据学员需求,开设智能手机使用班、摄影班等特色课程,吸引100余位老人参与。68岁的刘阿姨自豪地说:“我现在不仅会用手机网购,还能帮邻居操作呢,在老年学校学到的知识太实用了!”
传统节日是凝聚社区温情的重要契机。每逢重阳佳节,社区都会举办“长者茶话会”等特色活动。茶话会上,社区工作人员与老人围坐一堂,倾听他们对社区发展的建议,将收集到的23条意见全部纳入整改清单。这些活动既传承了尊老美德,也让老人成为社区治理的“智囊团”。
在党建引领下,“送学上门”成为龙井社区关爱高龄党员的特色品牌。社区党员志愿者定期为行动不便的老党员送去《习近平著作选读》等学习资料,开展“微党课”活动。90岁的老党员杨爷爷握着志愿者的手感动地说:“虽然不能参加组织生活,但每次看到你们带来的新精神,我都感觉自己还在‘战斗’!”这种“送学上门”的方式,既保障了老党员的学习需求,更传承了红色基因。
从“老有所医”到“老有所为”,从“生活无忧”到“精神富足”,龙井社区正用一个个温暖的服务细节,编织出覆盖老年生活全场景的“幸福网”。未来,社区将持续深化服务内涵,探索智慧养老新路径,让每一位老人都能在这里享受有温度、有品质、有尊严的幸福晚年,让“夕阳红”成为社区最美的风景线。(通讯员 杨敏)
责任编辑:朱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