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岭乡:“四化”助力“三夏”农业生产
宿松融媒讯 位于湖区的千岭乡拥有耕地4万余亩,进入“三夏”以来,广袤田野呈现出一派繁忙景象,为全年粮食增产,群众增收奠定坚实基础。
规模化发展。积极推进土地流转,同步实施“小田变大田”工程,全乡土地流转率达80%以上,为规模化、机械化集约化生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新前、毛坝等村庄将土地流转给村集体经济组织,实施土地平整,完善基础设施,并积极开展“双招双引”,引进怡花湾、安徽蓝魅、中蔬集团等企业,发展特色高效农业。
机械化生产。大力推行机收、机播新技术,机械化率达90%,极大提高了农业生产力。积极培育农机专业合作社,提供全过程、市场化机械服务。目前全乡已有专业合作社4家,拥有拖拉机、撒播机、旋耕机、收割机、无人机等30余台套。水旺农业机械合作社为种植户提供全工序农机服务,助力种植户在“三夏”生产中抢抓农时、节约成本、提高效率。
科技化种植。大力实施产业结构调整,推行新技术、新品种,提高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结合“稻虾连作”,大力推行食味口感更优,抗病性、抗倒性更强、深受市场欢迎的“黄花占”等品种,全乡优良品种种植率达95%。乡农技站定期发布农情信息、不定期深入田间地头查看,提供全方位技术服务。
订单化种植。依托境内的民丰米业、金稼福米业等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大力发展订单农业,让群众吃上“定心丸”。金稼福米业依托资金、信息和种源等方面的优势,发展红米种植1000余亩,公司提供种子、农资和技术指导,按订单价收购群众种植的红米。订单农业一方面解决了群众的后顾之忧,同时保证了农产品品质,为打造农业品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通讯员 吴平)
责任编辑:朱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