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坪乡邱山村:小小茶叶铺就乡村振兴绿色大道
宿松融媒讯 近年来,柳坪乡邱山村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禀赋与深厚的茶文化底蕴,以党建为引领,以品牌为抓手,以项目为支撑,走出一条“茶产业+文化+旅游”的融合发展之路,让小小茶叶成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助推乡村振兴的“绿色大道”。

邱山村坐落于皖鄂两省结合部,地处北纬30°优质茶生产地带,平均海拔400-800米。这里属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土壤有机质含量高且pH值适宜,为茶树生长提供了绝佳条件。全村现有茶叶种植面积超千亩,可采摘面积达1200亩,年产干茶近万斤,总产值400余万元,茶叶等相关特色农产品已成为村民增收的特色主导产业。
党建领航是产业发展的核心动力。乡党委、政府锚定“打造茶乡竹海、建设生态柳坪”战略目标,从茶苗采购、技术指导到资金扶持等方面全方位发力。统一采购优质茶苗免费提供给农户,定期邀请技术人员现场教学,积极对接创业贷款与小额信贷,通过补助等举措激发群众种植热情。2014年精准扶贫以来,全村新增茶叶种植1200余亩,带动农户年均增收2000元以上,村集体经济收入2024年度高达120余万元。同时,借助“引凤还巢”政策,成功动员更多本土优秀人才返乡创业,为产业发展注入新鲜血液。目前,全村已培育茶叶专业合作社2家、种植经营大户4家,涉茶农户达200余户,形成了完整的产业发展梯队。
文化为魂让茶产业更具底蕴。柳坪乡产茶历史悠久,清康熙二十八年和道光八年所编《宿松县志》均有相关记载。1915年,当地“松罗茶”荣获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奠定了深厚的产业基础。本世纪初,制茶家族传人在专业技术人员指导下,整合“松罗”“麻雀舌”“谷雨尖”传统制茶技艺,制定规范工艺流程与技术标准,创制出“宿松香芽”系列茶品。2017年,“宿松香芽”传统制作技艺入选安徽省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让古老制茶技艺在传承中焕发新生。
品牌赋能拓宽市场发展空间。邱山村以自身为核心产区,联合龙河村、蒲河村等多村共同打造“宿松香芽”品牌并完成商标注册。通过连续三届主办“宿松香芽”茶文化旅游艺术节,积极参加各类大型茶叶展览会、推介会,品牌影响力持续扩大。“宿松香芽”绿茶先后斩获中国—安庆首届茶博会金奖、第六届“中茶杯”银奖、安徽省十大品牌名茶等多项荣誉,2015年获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证书,2018年取得绿色食品证书,2024年9月更是在第29届上海国际茶文化旅游节“全国十大名茶”评选中荣获金奖,品牌价值不断攀升。
项目支撑筑牢产业发展根基。2013年以来,累计实施17个项目,投资1000余万元,逐步构建起茶叶种植-加工-销售的完整茶产业链条。项目采用“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优先吸纳脱贫户、监测户就业,预计年带动10人务工增收,人均增收0.3万元,让村民在产业发展中共享红利。
如今的邱山村,千亩茶园连绵起伏,四季茶香萦绕山谷,吸引着八方游客慕名而来打卡体验。下一步,邱山村将继续深耕茶产业,持续做好非遗文化传承与品牌提升文章,推动茶旅融合向更深层次发展,让茶产业成为乡村振兴的坚实支撑,让村民的日子越过越红火。(通讯员 孙登进)
责任编辑:朱宜


您的位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