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乡镇 > 九姑 > 民生一线 >正文

九姑乡:筑牢“生命堤坝” 守护“清凉一夏”

【 字体:    稿件来源: 九姑乡  作者: 周昕煜   时间:2025-07-09 16:34:01   

  宿松融媒讯 为切实保障未成年人生命安全,特别是留守儿童等重点群体的暑期安全,日前,九姑乡政府高度重视,将暑期防溺水工作作为当前民生保障的重点工作之一,以“强组织”为基石,以“重宣教”为先导,以“建长效”为保障,用心用情用力编织一张坚实细密的防溺水“安全网”,为孩子们撑起一片安全的蓝天。

  拧紧“责任链”,组织保障更有力。防溺水,关键在“防”,基础在“管”。九姑乡着力构建坚强组织体系,压实各方责任。领导挂帅、协同联防,成立由主要领导任组长的专项工作组,民政、教育、水利、应急、公安、团委、妇联等部门紧密协同,制定方案预案,明确时间表、责任人,将任务精准分解到村、水域点位。定期会商,信息互通,难题共解,形成“一盘棋”工作格局。网格发力,触角延伸,依托“乡-村-网格”体系,将防溺水融入基层治理末梢。各村迅速组建由村干部、网格员、党员、志愿者组成的“红马甲”巡查队,确保每片水域有人管、管到位,并对留守儿童等重点群体实行“一对一”关爱,动态掌握安全状况,确保监管无死角、关爱不断线。资源整合,凝聚合力,九姑乡积极统筹资源,搭建协同平台,与学校紧密合作,精准掌握学生底数,特别是留守儿童信息,确保家校无缝衔接;联合水利部门,对辖区内所有水域进行“拉网式”排查,及时增设、修复警示标牌、防护栏,在关键点位配置救生圈、救生绳等应急设备;携手应急管理部门,完善救援预案,提升应急处置能力;协调派出所加强重点水域、重点时段的巡逻频次;联动团委、妇联组织,广泛招募青年志愿者、巾帼志愿者参与宣传劝导和关爱服务,织就疏而不漏的“安全防护网”。

  唱响“安全曲”,宣传教育更入心。预防溺水,安全意识是“第一道防线”。九姑乡坚持将宣传教育摆在突出位置,力求形式多样、深入人心。精准滴灌,靶向发力,将中小学生及其家长,尤其是留守儿童监护人作为宣传教育的核心。九姑乡联合新安初中,在放假前精心组织了“暑期安全最后一课”,通过主题班会、发放《致家长的一封信》等形式,反复强调防溺水相关知识,来自九姑乡卫生院的专业人员现场演示心肺复苏和溺水自救互救技能,大家踊跃参与实操。“原来溺水这么可怕!我再也不敢偷偷去河边玩了!”一位参加活动后的学生心有余悸地说。浓厚氛围,凝聚共识。走在九姑乡的大街小巷、村头路口、河塘岸边,“水深危险禁止游泳”“珍爱生命谨防溺水”的横幅、警示牌随处可见,时刻敲响安全警钟。九姑乡利用“村村通”“大喇叭”“微信群”等,线上线下同频共振,高频推送警示案例和安全提示,针对留守儿童家庭,乡村干部和志愿者们带着精心准备的宣传资料上门入户,“面对面”讲解监护责任和看护技巧,一句句叮咛饱含着沉甸甸的关爱。浓厚的宣传氛围,让安全意识如春风化雨般浸润到每个家庭、每个角落。

  筑牢“防护堤”,长效机制更稳固。防溺水非一日之功,更非暑期“一阵风”。九姑乡着眼长远,着力构建“人防+物防+技防”相结合的长效常态机制,让安全防护的堤坝更加牢固。源头管控,隐患清零九姑乡联合水利站、应急办及各村,对全乡所有河流、水库、池塘、沟渠等进行地毯式排查,建立详实的水域风险台账,明确位置、风险等级和管理人。发现警示牌缺失、护栏破损、救生设备不足等问题,立即明确责任,限时整改销号。对于短期内难以彻底整治的危险水域,坚决加装硬隔离设施,并设置醒目的警示牌或安排专人定点值守,严防死守。常态巡查,紧盯重点,“午后和傍晚是重点时段,河湾、深潭是重点区域,孩子们是重点对象。”这是杜溪村网格员老石常挂在嘴边的话。各村严格落实巡查制度,组织网格员顶着烈日,在重点时段对危险水域进行高频次、不间断巡逻值守。他们手持小喇叭,耐心劝导在水边玩耍的孩子,及时制止私自下水的行为。“红马甲”的身影成为水边一道流动的安全屏障。应急兜底,响应迅速,“宁可备而不用,不可用而无备。”在重点水域周边,救生圈、救生绳、长竹竿等救生设备被固定在显眼易取的位置。乡村两级完善了防溺水应急预案,明确了报警、初期救援、专业救援、医疗救治的完整链条。九姑乡积极对接卫生院、派出所和周边专业救援力量,建立了快速响应联动机制。

  九姑乡通过一系列举措,将防溺水工作从“纸面”落到“地面”,从“应急”变为“常态”。这背后,是党委政府守护生命的坚定决心,是乡村干部心系群众的为民情怀,是广大志愿者无私奉献的赤诚之心,更是全社会共同呵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温暖力量。九姑乡将继续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常抓不懈,久久为功,全力守护好每一个孩子的安全。(通讯员 周昕煜)

责任编辑:朱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