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塌:冬育新苗绘“丰”景 秧苗经济促增收
宿松融媒讯 初冬时节,寒意渐浓,广袤的乡村田野大多进入“冬闲”模式。然而,在河塌乡斗山河村的蔬菜种植基地里,却是一派热火朝天的繁忙景象。在这里农户们正抢抓农时,紧张有序地进行辣椒秧苗的移栽工作,为明年春季的辣椒秧苗销售打下坚实基础,让“小秧苗”发展成为农民致富的“大产业”。

走进塑料大棚,瞬间感受到一股暖意扑面而来,与棚外的寒冷形成鲜明对比。一株株翠绿的辣椒秧苗在苗床上茁壮成长,焕发着盎然生机。农户们穿梭在垄间,分工协作,动作娴熟地进行取苗、挖穴、栽种、覆土等一系列工序,每一道流程都一丝不苟,确保秧苗移栽规范、间距合理,为新苗的成长创造最佳环境。
“过去农户多是自己育苗自己栽,近年来,我们转变思路,将目光投向了产业链的前端——秧苗供应。经过市场调研发现,周边群众对优质、早熟的辣椒秧苗需求量大,特别是开春时节,市场潜力巨大。”基地负责人杨先生介绍。
冬季育苗,最大的挑战莫过于低温。如何让这些娇嫩的秧苗在寒冬里安然生长,是保障春种成功的核心。“这批秧苗是准备明年开春种植的,入冬后,天气越发寒冷,这些秧苗不抗冻。”杨先生介绍道,“为确保明年春种,我们在大棚内又盖了一层膜,形成了‘双层膜’保温;等天气再冷一点,我们就会再加一道弓,外面再加上一层保护棉,每天傍晚,我们就把保温膜放下来,最大限度保存白天的日照余温。这样即便棚外寒风凛冽,大棚里始终能保持着适宜秧苗生长的温度。”
如今,河塌乡的“秧苗经济”已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小小的秧苗不仅承载着农户们对来年丰收的期盼,更铺就了一条特色鲜明、效益显著的致富之路。下一步,河塌乡将持续聚焦特色农业发展,不断优化育苗技术、拓宽销售渠道,推动“秧苗经济”向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迈进,让冬育的新苗持续绽放增收活力,为绘就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乡村振兴壮美画卷注入源源不断的动能。(通讯员 李茅)
责任编辑:李晨


您的位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