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塌:科技赋能再生稻 农技服务到田头
宿松融媒讯 秋意渐浓,稻浪翻金。近日,在河塌乡的广袤田野里,头茬再生稻丰收的喜悦尚未散去,翠绿的稻桩上已悄然抽出新苗,焕发着第二茬丰收的希望。为确保再生稻二茬稳产高产,夯实全年粮食丰收基础,河塌乡组织农业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开展再生稻二茬生长情况专项查看与技术指导服务,将科学的田间管理技术送到农户手中。
深入田间“把脉问诊”,精准掌握生长态势。“这片田的留桩高度非常合适,目前发芽整齐,苗情长势不错。”“要注意观察,近期雨水较多,重点要防范病虫害。”在斗山河村再生稻田里,河塌乡技术人员陈强俯身弯腰,仔细察看着稻桩的发苗情况、植株密度、叶片色泽,并不时与农户交流,详细了解头茬收割时间、施肥状况及当前田间管理措施。农技人员通过实地测量株高、分蘖数,观察叶片健康状况,对不同田块的再生稻进行了细致的“体检”,并结合近期天气变化,综合评估二茬稻的生长态势和潜在风险,为下一步精准施策掌握了第一手资料。
科学指导“开方施策”,助力二茬稻丰产丰收。针对当前再生稻二茬生长的关键时期,农技人员围绕“水、肥、药”三大核心环节,现场开出了“技术处方”:一是科学管水,促根保苗。强调再生稻二茬生长前期需保持田间湿润,促进潜伏芽的萌发和根系活力;中期适时浅水勤灌,满足生长发育所需;后期干湿交替,确保活秆成熟,切忌长期深灌造成根系缺氧或后期断水过早影响灌浆。二是适时适量,巧施壮苗肥。头茬收割后至二茬芽苗萌发期是追施促苗肥的关键窗口期。技术人员指导农户要抓住时机,根据苗情和地力,及时亩施适量尿素等速效氮肥,促进低位芽快发、多发,确保有足够的有效穗数,为高产打下基础。三是绿色防控,综合防治病虫害。密切关注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纹枯病等再生稻常见病虫害的发生动态。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优先采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手段,科学合理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推行精准施药,确保稻米品质安全和生态环境友好。
服务下沉“落地生根”,农户吃下“定心丸”。“之前对二茬稻的管理心里没底,就怕管不好影响产量。现在农技专家直接到田里来教,讲得清楚明白,什么时候施肥、打什么药、怎么管水,都交代得一清二楚,我这心里踏实多了!”面对上门指导的农技人员,安元村种植户朱凤鸣高兴地说道。此次田间指导服务,不仅解决了农户在生产中遇到的实际技术难题,更传递了绿色高质高效的生产理念,极大地增强了农户种好再生稻、夺取全年粮丰产的信心。
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河塌乡将持续聚焦粮食安全生产主线,紧盯关键农时季节和重点环节,推动农技服务力量下沉,让更多的新技术、新模式、新理念扎根田间地头,为实现再生稻“一种两收”、增产增效,保障粮食安全、促进农民增收贡献坚实的科技力量。(通讯员 杨腊梅)
责任编辑:李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