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乡镇 > 汇口 >正文

宿松:延长产业链 冬瓜变“金瓜”

【 字体:    稿件来源: 县农业农村局  作者: 孙春旺   时间:2023-08-21 15:14:33   

  宿松融媒讯 时下,汇口镇、洲头乡迎来黑皮冬瓜采收旺季。连日来,在汇口镇张月村石友文家的耕地里,黝黑光滑的黑皮冬瓜堆成小山,他和工人们每天都忙着将采摘的冬瓜搬运到货车上,装车、称重、算账,有条不紊,一派丰产丰收的繁忙景象。

  搬运采收的冬瓜

  石文友是张月村种植黑皮冬瓜的大户之一,也是长期与汇口镇冬瓜产业带头人饶明高建立“订单销售”合作关系的农户之一。2021年,石文友在饶明高的帮助和指导下,流转50亩耕地发展冬瓜种植产业并获得成功,平均亩产量达到0.5万公斤。今年出产的15万公斤冬瓜都被饶明高销售一空。

  展示冬瓜

  县农业农村局农业综合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主任廖伟介绍说,汇口镇与洲头乡相连,都地处长江北岸,两地的初霜期要比全国其他冬瓜产区的初霜期迟一个多月,由此可使冬瓜的采摘期延长一个月。在这一个月里,不仅增加了冬瓜的产量,也抓住了冬瓜价格迎来上涨的时机。其次两地都是长江中游泥沙淤积成的一个沙洲,耕地都是砂性土壤,非常适宜冬瓜生长,对提高冬瓜产量有帮助。近年来,各级党委政府依托两地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积极引导当地农户大力发展冬瓜种植产业。饶明高是宿松县率先发展大规模种植黑皮西瓜的第一人,2015年就种植了800亩。在宿松县农业农村局农业综合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的大力扶持和指导下,饶明高依托安装在冬瓜种植基地里的绿色防控器材,坚持使用灯诱、性诱、生物农药等防控措施,使冬瓜的产量和品质都得到了有力保障。同时,坚持“合作社+基地+农户”的产业发展模式,积极带动周边农户发展冬瓜种植产业,并与农户建立“订单销售”合作关系。在他的带动下,汇口镇、洲头乡农户纷纷发展冬瓜种植产业。截至目前,饶明高已与两地200农户建立“订单销售”合作关系,年收购冬瓜550万公斤以上。

  运输冬瓜的车队

  为什么选择种植黑皮冬瓜?饶明高一脸自豪地说,汇口镇黑皮冬瓜肉细嫩白,味道鲜甜可口,储藏时间长,耐运输,深受采购商和消费者喜爱,去年通过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的绿色食品认证。自6月采收上市以来,汇口镇、洲头乡出产的大量新鲜黑皮冬瓜远销广东、江苏、浙江、福建等全国各地。截至目前,饶明高所在的合作社共销售新鲜黑皮冬瓜300余万公斤。

  近年来,宿松县农业农村局联合属地党委政府积极引导冬瓜种植合作社发展“订单销售”产业的同时,加大“双招双引”力度,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吸引本地能人志士返乡办厂,有力推动县域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2021年,汇口镇外出创业成功能人熊先军回到老家西湖村,投资400余万元,创办冬瓜种植合作社和占地1000余亩的黑皮冬瓜种植基地,并建立黑皮冬瓜加工厂,引进两条冬瓜蓉初加工生产线,为周边村民提供了70多个就业岗位。

  将冬瓜搬运到外地大货车

  “生产线每天都要加工60吨以上的冬瓜,合作社已与当地30冬瓜种植户签订收购合同,切实解决了种植户的销路问题。”熊先军向我们介绍,发展冬瓜蓉初加工产业链模式,不仅推动了冬瓜种植产业在宿松县的稳步发展,还稳定了冬瓜在当地的收购价格,提高了农户种植冬瓜的积极性。

  据了解,随着冬瓜产业的不断壮大,服务于冬瓜产业发展的第三产业也在宿松县蓬勃兴起。截至目前,宿松县汇口、洲头两地100亩以上冬瓜种植大户已发展到150户,创办冬瓜种植合作社8家,成立冬瓜初加工企业5家,冬瓜种植总面积扩大到2.4万亩;从事冬瓜运输的专业车辆发展到130台,从事冬瓜采摘的专业队伍人数壮大到700余人,从事冬瓜经营的中间代理商发展到30余人。今年以来,两地农户采收的2.55亿公斤冬瓜,都通过冬瓜销售产业链、冬瓜初加工产业链销售一空,让农户种植的冬瓜变成了不愁销又增收的“金瓜”,也为宿松县加快“产业强县”发展步伐注入了强大活力。(通讯员 孙春旺)

责任编辑:朱宜